健康養身★手指疼痛漸發黑 晚治療恐截肢

手指疼痛漸發黑 晚治療恐截肢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許多中老年人因為患有三高、慢性腎病變、肥胖等狀況,恐導致動脈粥狀硬化,因而使周邊動脈阻塞,會在休息時產生四肢末梢疼痛,甚至發黑,若不積極治療,恐會因組織潰瘍或壞死,最終截肢;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張育晟提醒,若是高風險族群,務必留意四肢狀況,方能及時治療。

慢性病纏身又洗腎 竟致動脈阻塞恐截肢

南投一名 54 歲婦人,因長年飲食失衡,導致慢性疾病纏身,須長期服藥物、洗腎治療等。半年前因手指開始感到異常疼痛,起初藉由止痛藥抑制疼痛,直到雙手膚色漸漸發黑、冰冷,疼痛頻率漸增,才赴醫檢查,確診為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經由導管周邊血管成形術打通血管後,逐漸找回手指觸感並回復溫度,免於截肢。

張育晟表示,由於婦人本身患有糖尿病及末期腎病,因長期洗腎,導致血液循環差,造成四肢末梢的養分和氧氣不足,才會出現發黑疼痛的症狀,進一步檢查,更發現血管多處狹窄、阻塞,合併為嚴重鈣化,經由醫師判斷,以新式手術治療,才免於截肢命運。

洗腎患者常伴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 務必留意

對於這樣的情形,張育晟說明,台灣的洗腎病人罹患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盛行率約 17 至 48 %,多發生在下肢部位,初期無症狀,但當休息時四肢末梢會有疼痛感,代表病程已進入中晚期,此時若不積極治療,恐會因組織潰瘍或壞死,常常只能截肢來避免感染敗血症。

高風險族群要留意 及早治療較易恢復

因此,張育晟提醒,患有三高、抽菸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要特別留意四肢的變化,若出現缺血性疼痛、感覺異常、溫度改變等症狀,便要儘速就醫,初期可先透過藥物治療;但若已出現休息痛、肢體末梢發黑,加上延誤治療狀況,恐會增加治療及恢復上的困難,因此務必謹慎面對疾病。

【延伸閱讀】 晚期肺癌用藥得當 延命更顧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3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睡前四步去眼袋】 ①:用中指和無名指按壓眼窩上方,由眼角至眼尾方向重複做3次 ②:用無名指由眼尾至眼角,以畫小圈的方式滑動按摩,重複做5次 ③:用無名指從下眼瞼的眼角開始,以畫小圈的方式逆時針方向按壓,重複做5次 ④:將按壓延伸到太陽穴,稍稍加大力度並停留3秒重複做3次   ...

閱讀詳情 »

【不用護膚品 7個小妙招讓你從頭美到腳】 1、跳舞讓我們血液沸騰 好臉色自然來 2、微喝一點黃酒 擁有紅潤的唇色 3、挑剔一點沒壞處 蔬菜也一樣 4、培養如廁好習慣 不放過每天的排毒機會 5、午睡 享受午間美容break 6、享受spa 泡一個舒適的澡 7、喝水而不是咖啡 不讓自己成為咖啡因容器 &...

閱讀詳情 »

【6種鞋最傷腳】 1.超高跟鞋,使得踝關節穩定性變差,容易扭傷 2.尖頭鞋,腳趾會聚在一起,壓迫神經血管,對腳趾的第一關節傷害尤甚 3.超薄平底鞋,路走多了,足部、腰腿疼 4.超厚坡跟鞋,容易跌倒;5.細帶涼鞋,容易扭傷腳 6.夾腳涼拖,足弓過度受力,還會損傷脊椎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