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手指疼痛漸發黑 晚治療恐截肢

手指疼痛漸發黑 晚治療恐截肢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許多中老年人因為患有三高、慢性腎病變、肥胖等狀況,恐導致動脈粥狀硬化,因而使周邊動脈阻塞,會在休息時產生四肢末梢疼痛,甚至發黑,若不積極治療,恐會因組織潰瘍或壞死,最終截肢;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張育晟提醒,若是高風險族群,務必留意四肢狀況,方能及時治療。

慢性病纏身又洗腎 竟致動脈阻塞恐截肢

南投一名 54 歲婦人,因長年飲食失衡,導致慢性疾病纏身,須長期服藥物、洗腎治療等。半年前因手指開始感到異常疼痛,起初藉由止痛藥抑制疼痛,直到雙手膚色漸漸發黑、冰冷,疼痛頻率漸增,才赴醫檢查,確診為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經由導管周邊血管成形術打通血管後,逐漸找回手指觸感並回復溫度,免於截肢。

張育晟表示,由於婦人本身患有糖尿病及末期腎病,因長期洗腎,導致血液循環差,造成四肢末梢的養分和氧氣不足,才會出現發黑疼痛的症狀,進一步檢查,更發現血管多處狹窄、阻塞,合併為嚴重鈣化,經由醫師判斷,以新式手術治療,才免於截肢命運。

洗腎患者常伴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 務必留意

對於這樣的情形,張育晟說明,台灣的洗腎病人罹患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盛行率約 17 至 48 %,多發生在下肢部位,初期無症狀,但當休息時四肢末梢會有疼痛感,代表病程已進入中晚期,此時若不積極治療,恐會因組織潰瘍或壞死,常常只能截肢來避免感染敗血症。

高風險族群要留意 及早治療較易恢復

因此,張育晟提醒,患有三高、抽菸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要特別留意四肢的變化,若出現缺血性疼痛、感覺異常、溫度改變等症狀,便要儘速就醫,初期可先透過藥物治療;但若已出現休息痛、肢體末梢發黑,加上延誤治療狀況,恐會增加治療及恢復上的困難,因此務必謹慎面對疾病。

【延伸閱讀】 晚期肺癌用藥得當 延命更顧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3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每天早晚一杯奶,你知道牛奶裡面有哪些對身體有幫助的營養素嗎?想要喝牛奶補充營養素很簡單,好食課懶人包帶大家一起舒服的喝牛奶! 牛奶中的營養成份 鈣質:牛奶是很好的補鈣來源,能維持牙齒和骨頭的健康! 高生物價蛋白質:可提供修補身體的基本原料,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例如:酪蛋白、乳清蛋白。 脂肪 豐富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數據,目前全球累計560萬人感染新冠肺炎,台灣大學公衛學院推估,康復人數應超過40%,但仍有許多國家仍然不能脫離新冠疫情衝擊,社區封鎖解禁後,地區性小規模疫情隨即出現,抗體檢測與疫苗接種應盡快實施。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目前中南美洲正在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根據2020年3月刊登於《神經科學新聞》的研究指出,壓力、孤單和睡眠不足都會造成免疫力大幅下降,若此時正好暴露在有病毒的環境下,人們受感染的機率會提高。 該研究由萊斯大學學者所進行,研究者在工作場域中,透過多種方式來預測誰會得到感冒,以及罹患不同形式的呼吸道系統疾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梅雨季節一到,天氣溼熱,如果鞋子進水,襪子潮溼,腳底溼黏難受,很容易就罹患香港腳,有人自行購買藥膏,但塗抹後,療效有限,皮膚科醫師提醒,許多患者香港腳合併汗泡疹,如果用錯藥膏,當然就好不了。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梅雨來臨,多雨加上氣溫25至30度環境,這個季節最適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