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手肘摸到不明硬塊 竟罹患罕見皮膚癌「默克細胞癌」

手肘摸到不明硬塊 竟罹患罕見皮膚癌「默克細胞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默克細胞癌」是一種罕見的侵略性皮膚癌,較黑色素瘤更為惡性、病程進展更快速。雙和醫院血液腫瘤科謝燿宇醫師說明,默克細胞癌在台灣一年大約新增10-15位案例,他曾收治一名50歲的案例,先前在手肘摸到不明硬塊,覺得不對勁而至皮膚科就診,檢查後確診是默克細胞癌。因為發現的早,僅使用手術切除,目前控制良好,只需定期回診檢查,故謝燿宇醫師提醒病友,雖然默克細胞癌為惡性腫瘤,但只要能及早發現,還是能有較好的疾病控制,故民眾若發現身體有不明的痣或是紅紫色硬塊出現,請儘早至醫院就診。

默克細胞癌病程發展快 易與其他腫瘤混淆

謝燿宇醫師表示,根據研究,只有30-64%的默克細胞癌患者(不論期別為何)能夠存活5年以上;若為轉移性的默克細胞癌病友,超過5年存活率則低於20%(備註1.2)。其危險因子包含:

1.長期照射紫外線且皮膚白皙的民眾

2.曾感染HIV、接受器官移植受體及罹患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3.年齡大於50歲以上的民眾

因為默克細胞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但病程進展很快,導致多數病友發現癌細胞時,已轉移到淋巴結或其他器官,且罹患默克細胞癌後的復發率及致死率高,除局部復發外,也容易發生淋巴腺轉移甚至是全身性的擴散轉移至肝臟、骨頭、腦部及其他器官。另外,因為默克細胞癌在病理切片下,呈現圓形藍色的小細胞腫瘤,與其他廣泛被認知的腫瘤,如:轉移性內臟神經內分泌癌腫瘤、肺癌、淋巴癌的腫瘤相似,故國外研究指出,超過4成默克細胞癌,容易與其他淋巴癌或神經內分泌癌症混淆(備註3)!

因此,醫師需要進一步替病友做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檢驗(Immunohistochemistry, IHC),否則較難診斷,而早期默克細胞癌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若腫瘤過大或病友年事已高不宜手術,可以使用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控制病情,但也會產生較多的副作用。但謝燿宇醫師表示,病友的病識感還是最關鍵的。民眾若發現身體有不明痣或硬塊出現,應及早就醫,才能及早控制病情。


手肘摸到不明硬塊 竟罹患罕見皮膚癌「默克細胞癌」

▲雙和醫院血液腫瘤科謝燿宇醫師

醫師建議透過A.E.I.O.U 口訣初步辨識臨床特徵

謝燿宇醫師也希望皮膚科醫師,若接到病理報告顯示為轉移性皮膚神經內分泌癌症,記得請病理科醫師做CK20染色,若為陽性,則有高機率為默克細胞癌。醫師也可以透過以下A.E.I.O.U口訣初步辨識臨床特徵:

●Asymptomatic:無明顯症狀

●Expanding rapidly:腫瘤迅速擴張(≤3個月大幅增長)

●Immune suppression:曾感染HIV、接受器官移植受體及罹患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Older than 50 years age:年齡50歲以上

●UV­exposed area in a fair­skinned individual:長期照射紫外線且皮膚白皙的民眾

參考資料:

1.Lemos B et al. Pathologic Nodal Evaluation Improved Prognostic Accuracy in Merkel Cell Carcinoma: Analysis of 5,823 Cases as the Basis of the First Consensus Staging System for this Cance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10;63:751–761.

2.NCCN Merkel Cell Carcinoma Guidelines Version I. 2017. Available from: www.nccn.org/professionals/physician_gls/PDF/mcc.pdf. Accessed August 2017.

3.Christopher K. Bichakjian, MD; Thomas Olencki, DO; Sumaira Z. Aasi, MD; Murad Alam, MD, MBA, MSCI; James S. Andersen, MD; Rachel Blitzblau, MD, PhD; Glen M. Bowen, MD; Carlo M. Contreras, MD; Gregory A. Daniels, MD, PhD; Roy Decker, MD, PhD;Jeffrey M. Farma, MD; Kris Fisher, MD; Brian Gastman, MD; Karthik Ghosh, MD; Roy C. Grekin, MD;Kenneth Grossman, MD, PhD; Alan L. Ho, MD, PhD; Karl D. Lewis, MD; Manisha Loss, MD;Daniel D. Lydiatt, DDS, MD; Jane Messina, MD; Kishwer S. Nehal, MD; Paul Nghiem, MD, PhD;Igor Puzanov, MD, MSCI; Chrysalyne D. Schmults, MD, MS;Ashok R. Shaha, MD; Valencia Thomas, MD; Yaohui G. Xu, MD, PhD; John A. Zic, MD;Karin G. Hoffmann, RN, CCM; and Anita M. Engh, PhDMerkel Cell Carcinoma, Version 1.2018

4.Author Patricia Tai, MB, BS, DABR, FRCR, FRCPC. Pathogenesis,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 of Merkel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1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一段「男子殘忍毆打一個掃地小男孩」的視頻昨天引發廣泛關注,所幸孩子目前傷情穩定、無生命危險,但更讓人揪心的是他受到的心理創傷。 孩子父親李培建表示,目前孩子的身體狀況較為穩定,仍需進一步觀察。另據央視報導,孩子父親表示,經過醫院檢查,孩子病情穩定,沒有生命危險。不過小哲旭的心理創傷比較嚴重,從睡夢...

閱讀詳情 »

主持天后利菁有個帥氣老公, 近日他們結婚紀念日, 老公不好意思親口說, 便傳簡訊對她傳情, 但她心裡卻只想著…   剛剛突然收到身旁許先生的簡訊: 「結婚七年之癢乘貳=14年紀念日,謝謝妳不離不棄,無怨無悔,願祝福婚姻美滿,美麗永駐。老公敬上」。 我徹底地忘了!我滿腦子在想"...

閱讀詳情 »

粉瘤,醫學上稱為皮脂腺囊腫。它是由於皮脂腺腺管開口堵塞引起的皮脂腺分泌物淤積,腺體逐漸腫大而形成的「小腫瘤」。粉瘤好發於青春發育期,尤以面部多見。粉瘤位於皮膚淺層,一般呈球形,米粒至雞蛋大小,中央可見黑頭,擠壓時內有白色粉狀物排出。 身體各部位 均可能長粉瘤 新光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昌霖表示,目前...

閱讀詳情 »

止痛藥的存在是讓你痛到受不了的時候吃的,緩解你的痛苦。但其實在生活中有許多日常吃的到的食品是有止痛成分的~與其吃西藥,還不如吃這些純天然的食品! 1、酸奶 每天喝1~2杯可緩解腸易激綜合症(就是腸敏感)。酸奶富含有益菌,有助於緩解腸易激綜合症導致的腹痛,並可減少炎症和脹氣。   2、草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