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手腳冒小水泡恐汗皰疹上身〜喝銀耳甜湯去濕不搔癢

作者:洪毓琪

每到夏天,手腳就冒出一顆顆小水泡?且伴隨而來的搔癢感,總讓你恨不得大肆搔癢一番?中醫師表示,這些討人厭的小水泡,其實就是俗稱「汗皰疹」,屬於濕疹的一種。在治療上,除了積極塗抹保濕成分、為肌膚建構保護屏障外;適度食用有清肺理脾、祛濕作用的藥膳食療,也是不錯的調理選擇。

手腳冒小水泡恐汗皰疹上身〜喝銀耳甜湯去濕不搔癢

汗皰疹是一種濕疹 環境溫濕度變化、體質是肇因

賴睿昕中醫師表示,雖然汗皰疹名稱中有個「汗」字,且會伴隨有水泡產生,並多好發於手掌、腳掌等汗腺發達部位。但值得注意的是,汗皰疹成因與人體汗腺並沒有太大的關聯,而是和環境溫、濕度變化,及個人體質因素有關。

且特別容易發生在溫度、濕度變化劇烈之際,以及壓力過大、需經常接觸清潔劑的族群身上。一旦發作,便會使皮表長出尺寸不一的小水泡,分散或成群分佈在手掌、手指、腳掌、腳趾側面,且數量從1顆到數10顆不等都有可能;並同時伴隨中度至重度的搔癢感。

不過,正因為汗皰疹發作時總讓人搔癢難耐,也因此導致不少患者常不自覺搔抓患部,造成患處破皮、出水;不僅容易形成傷口、增加感染風險,更可能使病兆隨著指尖觸及身體其他部位,進而擴散到全身。例如,手指抓了患部又觸摸臉頰,而連帶使臉上長出溼疹,需特別當心。

手腳冒小水泡恐汗皰疹上身〜喝銀耳甜湯去濕不搔癢

每到夏天,手腳就冒出一顆顆小水泡?且伴隨而來的搔癢感,總讓你恨不得大肆搔癢一番?

夏季是汗皰疹發作高峰期 嗜吃生冷食物釀「濕邪」上身

除了說明汗皰疹發作的症狀、病程外,賴睿昕中醫也提到,至於中醫理論則認為,汗皰疹的形成主要與患者體內氣血循環不佳、濕氣無法順利排出,導致「濕邪」上身有關。再加上,夏天氣候悶熱、潮濕,易使食物殘渣在腸內積久發酵,產生大量熱氣、濕氣。

一旦這些廢氣無法有效排出,積聚在體內,長久下來便容易形成濕熱體質,反應在皮表自然容易出現溼疹纏身的問題。特別是,台灣夏天高溫溽暑,民眾普遍嗜吃冰品、生食,但在過食生冷食物下,便容易造成脾胃消化功能不佳。

甩惱人汗皰疹這樣吃 DIY雪梨銀耳紅棗蓮子湯滋養肺脾腎

中醫也認為,汗皰疹的調理與中醫肺脾腎3臟腑息息相關,其中,肝氣主疏泄,能將食物養分轉化的精氣,向上抒發供應身體所需;而肺氣主皮毛,掌管毛孔開放;腎氣則宛如人體內的鍋爐,能完成體內水分及養分的氣化上升,使其為人體各器官所吸收。

一旦這三者任一失調,都會影響到毛孔正常抒發的功能,引起汗皰疹。賴睿昕中醫師解釋,因此在汗皰疹治療上,會先以調節肺氣為主,讓毛孔正常抒發。當症狀緩解後,接著調節脾胃以改善身體水分的代謝。最後,是調理腎氣以達到調理體質、減少復發機會的目的。

手腳冒小水泡恐汗皰疹上身〜喝銀耳甜湯去濕不搔癢

「雪梨銀耳紅棗蓮子湯」材料有,雪梨1個、銀耳30公克(約1朵)、蓮子20公克、紅棗5枚。

除了說明中醫的治療理念及方針外,賴睿昕中醫師也特別設計一款有清肺理脾、去濕作用的「雪梨銀耳紅棗蓮子湯」,提供給民眾做為調理參考,來幫助促進水分調解、代謝,輔助調整汗皰疹體質:

★雪梨銀耳紅棗蓮子湯

材料:雪梨1個、銀耳30公克(約1朵)、蓮子20公克、紅棗5枚。

做法:

1.雪梨去皮洗淨、切塊備用。銀耳洗淨、切塊備用。

2.蓮子、紅棗洗淨泡發備用。

3.取一大鍋,放入處理好的雪梨、銀耳、紅棗、蓮子。

4.接著加入足量清水(水量淹過食材,約是所有食材的2~3倍)。

5.轉大火熬煮,沸騰後轉小火慢燉1小時,待食材軟爛後即可食用。

【保養小叮嚀】:

至於平日保養上,則建議有汗皰疹問題的朋友,平時應盡量避免患處與含化學成分的物品接觸。如果覺得患處很乾,可適度塗抹凡士林舒緩,或是準備多副棉布手套每日替換,來保護患部;若患部位於腳掌,則可在襪子裡墊紗布,防止汗皰疹皮破流湯。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41歲男性是某工廠的作業員,某日在開放空間執行零件拋光作業時,鉚釘不慎掉入2米外的清洗溶劑器皿內,器皿內的溶劑為香蕉水,引起器皿著火,欲將著火的器皿向門外傾倒。未料,因施力過大,香蕉水噴濺到自己的身上,導致著火上身,造成全身二~三度體表面積30%的燒傷,並合併雙側前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罹患肺癌邁入第五年的53歲林再發,過去曾六度轉移腦部水腫,還因此認不出家人,長期和死神對抗下,一度對生命感到無望,所幸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團隊的協力下,幫助他成立築夢工坊療癒小舖,讓他完成眼下唯一心願,就是教大家手作種籽項鍊,透過手作溫度傳遞愛的祝福,也象徵生命傳遞的意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有糖尿病病史的63歲林女士,前幾天天氣變冷時,左側嘴巴突然歪斜,兩小時內到急診,經電腦斷層確診為右側腦幹中風,緊急以血栓溶解劑治療,症狀恢復良好,但自主神經功能明顯不良,尤其是副交感神經功能不良。 冬季時節中風最多 寒流再度來襲,各地急診腦中風病人明顯增加,國民健康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冷氣團來襲,除了長輩及慢性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最辛苦的莫過於寒風中的機車族及戶外工作者,氣象局達人彭啟明博士提醒,強風會造成溫度流失過快,戶外活動或騎乘機車一定要注意保暖! 千萬別輕忽低溫對健康影響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各地氣溫又會再度下降,甚至清晨可能出現攝氏1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