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網傳:走路嚼口香糖助瘦身?3錦囊遠離肥胖地雷

作者:張世傑

夏日高溫炎熱,想消除脂肪贅肉有妙方!日本近日瘋傳「走路嚼口香糖減重法」,有許多人躍躍欲試。醫師指出,咀嚼能提高腎上腺素分泌,提高新陳代謝,有輔助減重效果,但是,嚼食口香糖一定要選擇無糖,同時應掌握3原則,效果會更好。

網傳:走路嚼口香糖助瘦身?3錦囊遠離肥胖地雷

根據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新研究發現,邊走路邊嚼口香糖,可以加快心跳速率,也能讓人走得更遠,燃燒更多熱量;此外,研究也發現,口香糖對減重的效果來自嚼食的動作,而非口香糖本身,且最好選擇無糖口香糖,以免攝取額外的熱量。

嚼食口香糖 3原則輔助減重

台灣肥胖防治衞教學會常務理事暨減重專科醫師劉伯恩指出,勤走路與多咀嚼確實能消耗熱量助減重。因為咀嚼動作可以產生「內生性熱源」,可活化大腦、加速腎上腺素及促進新陳代謝,更能預防肥胖、失智症,紓壓,以及保護牙齒等好處。

除此之外,嚼食口香糖也能增加飽足感,進食時若能掌握「細嚼慢嚥」原則,對減重更有加分效果,建議掌握以下3原則輔助減重:

1.吃飯前:先咀嚼1片無糖口香糖5至10分鐘。(增加飽足感)

2.吃飯的時候:細嚼慢嚥1口咀嚼30下。(細嚼慢嚥助消化)

3.用餐後:咀嚼含有木糖醇成分的口香糖5至10分鐘。(維護口腔清潔)

網傳:走路嚼口香糖助瘦身?3錦囊遠離肥胖地雷

夏季是減重最好時節,運動與嚼食口香糖可輔助減重。

別誤踩肥胖地雷 3錦囊消除贅肉

劉伯恩醫師強調,夏季是減重好時節,想消除脂肪贅肉,一定要掌握3錦囊,包括:少吹冷氣、少喝含糖飲料,以及運動後多喝水。如果未做好體重管理,甚至誤踩肥胖地雷,當心瘦身不成反而還害了健康。

肥胖地雷1/多吹冷氣小心易增胖:據統計,冷氣溫度每下降攝氏1℃,新陳代謝速率就會下降5%左右,使人體活動力下降。當室溫下降的時候,容易導致脂肪、葡萄糖不易燃燒,形成「缺氧性肥胖」,讓脂肪贅肉囤積更快。

【醫師建議】:

冷氣溫度最好設定在攝氏27℃上下,溼度維持在40%到50%左右,並在室內放杯水,血液、毛細孔在乾燥環境容易收縮,若維持適當溼度,可幫助毛細孔、血管擴張,減少水分堆積體內,避免水腫及肥胖現象。

肥胖地雷2/喝冰品糖飲料易增肥:夏日減重必須節制冰品及含糖飲料的攝取,最好多喝水,可補充流失的水分,能解渴還可控制食慾,因大腦有時分不出飢餓與口渴感覺的差異,建議餓時先喝1大杯水,飢餓感可消失大半。

【醫師建議】:

正餐應選擇輕食,及攝取大量蔬菜、生菜,搭配當季果肉較硬、需特別咀嚼的水果;蛋白質攝取要盡量避開紅燒、油炸料理,只要正餐適當進食,避開正餐外的糕餅甜食、飲料,都可在不忍受飢餓的情況下,有效降低體脂肪。

網傳:走路嚼口香糖助瘦身?3錦囊遠離肥胖地雷

夏季炎熱高溫,多補充水分,可增加飽足感,同時也能預防肥胖。

肥胖地雷3/運動少喝水熱量難消:運動是輔助減重的重要一環,建議運動時間,最好在飯後2至3小時,等食物消化完後,再進行慢跑、游泳等中強度運動,以免胃部不適;如果僅是輕度運動如散步,則可於飯後30分鐘再開始。

【醫師建議】:

想要減肥的人,每天喝充足的水,攝取量至少2000c.c.。無糖、無熱量的白開水是最理想的選擇。根據研究顯示,水可以刺激交感神經作用,增加熱量的消耗。若在運動後喝1杯水,則有助於控制食物的攝取量。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三十多歲的粉領族林小姐外貌皎好,身材高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額頭髮際線太高,變成典型的「馬臉」。幾年前,林小姐為了縮短臉型,起心動念想接受植髮手術,當時,醫生是採用傳統的植髮方法,而且植髮密度不足,造成頂上仍然稀疏。林小姐自嘲,像是頂著快要秃頭的古裝頭套!朋友還嘲笑...

閱讀詳情 »

台灣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13-18歲國中及高中生的鈣攝取近100%未達建議量。為何比例會如此高?這和青少年愛挑食,普遍不愛喝牛奶、喜歡喝飲料、且不吃綠色蔬菜有關;國健署除了呼籲民眾多曬太陽、適量運動以及喝白開水,降低未來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會,還依照不同年齡族群,設計3套活力灌『鈣』營養料理。13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23歲的上班族龔小姐,平時喜歡在下午吃甜點、喝咖啡,但工作忙碌常忘記潔牙,長期下來,蛀牙高達20多顆,且滿口牙結石衍生牙周病,年紀輕輕的她滿口爛牙,常被嘲笑像老太太,外出只能戴口罩遮掩,苦不堪言。收治個案的開業牙醫診所副院長郭家群指出,該女嗜吃甜食、喝咖啡,又沒有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65歲婦人,10年前因關節持續疼痛、腫脹,而至醫院檢查,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10年來靠著服用類固醇、止痛藥及抗風濕藥物控制病情;不料,日前她因下背痛至醫院照X光,結果發現,其胸椎及腰椎已有多處嚴重的壓迫性骨折,骨質疏鬆指數(T-score)也嚴重達-3.3;若不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