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手麻麻 腕隧道症候群最常見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很多人會有手麻麻的症狀,甚至會有手無力的現象;就有一名六十歲婦人,已手麻二星期,她還以為要中風了,趕緊去看醫生,結果被診斷為腕隧道症候群。原來她是因為經營早餐店,工作太辛苦所導致。

這名婦人雙手力氣正常,除了小指,其他四指都有麻木的感覺,但是只有手腕以下會麻,手腕彎曲或用力時會更麻;她聽說手麻是中風的前兆,或是血中膽固醇過高,也會手麻,因而就趕緊到神經科就診。

收治這名婦人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科醫師周秉箴表示,經由神經傳導檢查之後,發現她的手兩側正中神經有被壓迫的現象,因而確診為腕隧道徵候群,經過適當的休息、復健以及藥物的治療後,手麻症狀已逐漸改善。

周秉箴醫師指出,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首重休息,沒有適當的休息很難痊癒;腕部使用護木避免手腕過度彎曲,可以減輕手麻的症狀,至於藥物方面,手腕局部注射類固醇,或是口服類固醇都有療效,如果藥物及復健治療都無效,或是拇指肌肉萎縮,就需要考慮手術。

原來膽固醇高或血脂肪高和手麻並無相關性;周秉箴醫師指出,手麻的原因相當多,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腕隧道症候群,腕隧道症候群通常跟重複性的動作或是搬重物有關,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適當休息十分重要。另外,糖尿病神經病變、頸椎壓迫、酒精性神經病變、姿勢不良也會出現手麻,至於中風發生手麻則是多在單側,很少雙側,而且會有手腳無力、言語不清、嘴歪的症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16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醫生!我大腸癌晚期還可以活多久?」是許多癌友迫切疑問,因癌症之首大腸癌平均每天奪去16條人命。針對治療晚期腸癌,北醫副院長暨血液腫瘤科主任李冠德強調,前線藥物是增加存活率,後線藥物則在於提升生活品質。隨健保給付更多新藥,癌友能活更久、更有尊嚴,千萬別放棄。腸癌每34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紅斑性狼瘡是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年輕女性,俗稱「美女病」,病情變化多端,且有8成機率引起狼瘡性腎炎,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蔡長祐主任呼籲,雖然紅斑性狼瘡疾病複雜且棘手,病友只要配合醫師、持續治療,是能夠控制良好的,建議病友應積極就醫與治療。好發於年輕女性,病情複雜多變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萬博超報導】「開源節流不容易,需要醫界與全民共同努力。」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節流並非盲目緊縮,而是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花費。節流的重點在於落實醫療分級,避免重複用藥與檢查,同時徹底查處如虛報、浮報等違規事項。健保收入 難趕上支出據推算,健保總額十年內恐破兆;李伯璋對此說明,使用者合理...

閱讀詳情 »

路跑,幾乎已經成為全民運動,但是,在突破個人紀錄、衝破半馬終點線的背後,除了「鐵腿」難以緩解,甚至可能隱藏許多棘手的膝蓋傷害,包括退化性膝關節炎、鵝足肌腱炎、韌帶拉傷、髂脛束症候群等,這些問題都需要仔細診斷判別,才能對症治療。而中醫對於有明顯內側膝蓋疼痛的鵝足肌腱炎,有許多破解的方法,除了針灸穴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