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疫苗後手臂痛炸 復健科建議緩解妙招

打疫苗後手臂痛炸 復健科建議緩解妙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民眾近期施打疫苗踴躍,不過不論是哪一種疫苗,接種後最常反應的症狀便是「注射部位疼痛」,打完疫苗之後,手臂相當有感,有人痛到無法舉起手臂,有人則是睡覺翻身壓到被痛醒。其實這並不一定是疫苗所導致,也可能太過緊張、焦慮等心理因素,針對手臂痠痛之症狀,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復健科提出幾項建議,緩解肩膀疼痛等症狀。

九成人打完24小時內手臂痛 自然復原不需特別治療

復健科周建文主任指出「疫苗注射後的肩傷害」(Shoulder injury related to vaccine administration,SIRVA) 通常就是疫苗注射後立即出現肩膀的症狀,據統計約有九成的病患是24小時之內即出現症狀,很少是超過三天才出現肩膀問題。而這些症狀90%會自然復原,不需要特別治療,疼痛也可在經醫師評估後,服用臨床上常見的止痛藥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例如普拿疼,或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類藥物來緩解。

肌肉伸展降低疼痛 以不引發更嚴重疼痛為原則

復健科治療方法臨床上會以臨床理學檢查,確定骨關節疼痛的原因,醫師可藉由超音波導引注射消炎藥來降低發炎,後續搭配物理治療儀器幫助患者減輕症狀,最後衛教肌肉伸展及關節運動來幫助患者回復正常功能。

物理治療師張鈞渝建議適度的肩關節活動可伸展攣縮的肌肉群來降低疼痛,運動時以不引發更嚴重痠痛的輕度活動度為原則,例如舉高整隻手臂,手臂內收外展如擦大桌面的動作,肩膀內外轉等運動,每次10下,共五次,每次間隔20~30秒,約15~20分鐘。

因應Omicron新型變異株威脅持續,為維護長者及高風險族群健康,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疾管署提醒尚未接種第1、2劑之長者及其他 COVID-19感染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之族群,於其身體狀況較穩定時,請家屬協助陪同至各地方政府衛生局安排或指定之合約醫療院所,儘速完成接種。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副作用,通常輕微且於數天內消失,並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擔心副作用者,可先與醫師討論,經諮詢、評估以選擇合適之疫苗接種。

【延伸閱讀】

打疫苗不適服止痛藥 這樣吃不傷肝腎

為何打疫苗會有新冠手臂? 專家解析mRNA疫苗的5副作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8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魚肝油怎麼吃才健康? 醫師分享食用秘訣失智是高齡社會的挑戰,許多研究鼓勵民眾多吃魚,在常吃魚的北歐更盛行魚肝油,有什麼幫助嗎?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鄔定宇表示,「多吃深海魚」雖然有助於保護認知能力免於減損衰退,但阿茲海默症的生成時間可能長達20到30年,照著北歐飲食法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女性膝關節置換率比男生高,其中原因有很多,不外乎是跟肌力、骨骼結構、荷爾蒙、鞋子及生活形態息息相關。臺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理事長陳威明醫師接受《健康醫療網》專訪,分析四大關鍵。女性膝關節置換率高四大因素 肌力、荷爾蒙、骨骼、鞋子陳威明醫師分享,在全世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家住蘆洲的張小妹,父母先天聾啞,一歲時,診斷出兩耳極重度聽障,及早介入裝設人工電子耳,從小進行聽語訓練,並且定期復健,現已14歲,在學習過程中與正常人無異,成功翻轉人生。另一名黃小妹左耳全聾,右耳可聽110分貝,接受聽語訓練無效,3歲時,接受人工電子耳手術,透過努力復健...

閱讀詳情 »

近年來我們越來越常聽到素食、蔬食等以植物為主的飲食方式,甚至全世界也流行起來了,全素肉製成的「Beyond Meat未來漢堡排」,到底為什麼「植物」變得這麼受人注目呢?連「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公布的全球流行飲食排名,彈性素食已連續兩年高居前三名。 過去吃素大部分是因為宗教、信仰,或者為了健康而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