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針治療感冒? 恐有感染風險

打針治療感冒? 恐有感染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高齡90歲阿嬤,到藥局櫃檯領藥時,抱怨之前感冒發燒,接受診所打針後,10分鐘後就退燒,但這一次醫師卻不幫她打針;嘉義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組長張展維指出,其實這是錯誤觀念,打針只是治療的其中方法,仍存在產生不良反應的風險。

打針是將藥物注射到肌肉內或血管,透過血液循環將藥物送至引發病症的地方,而口服藥則必須經由腸胃道吸收後達到療效;張展維說,不管採取打針或是藥物治療,都應依照患者體質和病症給予適合治療,且目的都是為能將身體病症給予足夠的藥物濃度。

藥劑科組長張展維進一步說明,打針其實多用於急診或是住院患者,為了能快速產生藥效,醫師會使用針劑藥物來治療,但在給藥後,醫護人員也會密集觀察患者的反應,就是因為打針也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加上細菌也恐會透過注射混入體內,提高感染性。

因此,以一般感冒而言,經由醫師評估下,給予口服藥用治病通常是足夠的,若要求打針,很多時候屬於過度治療;張展維提醒,患者若能自行服藥,就不一定接受注射治療,患者應遵從醫師囑咐,才能盡快遠離疾病。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60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咳~咳~咳!常有人會酷酷嗽,動不動就咳兩聲,已出現慢性咳嗽的病況!醫師指出,慢性咳嗽以感冒引起居多,而且主要是因鼻涕倒流所導致,若是出現慢性咳嗽,一定要查明病因,才能對症下藥。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胸腔內科楊思雋醫師表示,咳嗽依時間的長短可分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通常急性咳嗽最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大學新鮮人依例要體檢,也要抽血檢測有無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再決定是否補接種B型肝炎疫苗;不過,根據臺北醫學大學最近發表在國際知名「肝臟病學雜誌」(JournalofHepatology)的研究論文顯示,大一新生補接種B肝疫苗的效益似乎不大!大一新生體檢時,會加做B型肝炎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新手媽咪看過來!生下巨嬰可得要小心!一名小女嬰出生時重達4350公克,5個月大時,體重已達10公斤,為免小女嬰過胖,女嬰媽咪調整了配方奶餵食濃度及時間;沒想到小女嬰竟發生抽搐現象,經由送醫診治,才發現是罹患了胰島素過度分泌低血糖症。收治該名女嬰的新竹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林昭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角膜塑型片適合近視學童?台北市衛生局表示,角膜塑型片不適合年齡9歲以下的學童,配戴時也須經由眼科專業醫師驗光及處方判斷;而角膜塑型片屬於醫療器材,業者需向衛生署申請許可證,才可進行輸入與製造,違者可處3至15萬罰緩;若不當刊登廣告最高可處200萬元。近來坊間業者假藉「台北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