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找到胚胎殺手! 趙小僑三代試管普拉斯求子成功

找到胚胎殺手! 趙小僑三代試管普拉斯求子成功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勇氣媽咪趙小僑和劉亮佐結婚3年多,和兒子劉子銓(銓銓)1家3口感情相當好,都滿心期待能有新生命的加入,歷經辛苦努力嘗試1次人工受孕和3次試管嬰兒現在終於成功了!沒想到為了保住寶寶不但要一直吃會頭暈想吐的藥,更要打針打到肚子瘀青,很開心能跟粉絲們分享懷孕的好消息。


找到胚胎殺手! 趙小僑三代試管普拉斯求子成功

▲勇氣媽咪趙小僑(右)從送子鳥11生殖中心畢業當天,院長賴興華醫師(左)和貼心的醫療團隊一起送給小僑1幅手繪的全家福,祝賀她終於求子成功。(圖/送子鳥11生殖中心、台灣艾捷隆提供)


求子不是努力就能成功 小僑落淚仍不氣餒


趙小僑和劉亮佐婚後積極檢查、調養身體希望能自然受孕,不過一直沒能等到「2條線」,於是小僑在40歲生日的前一刻決定踏進醫院,怕打針的她一開始先做人工受孕,失敗後才進行傳統試管,取了10幾顆卵子植入3顆,滿心期待卻又落空,一向樂觀的她沮喪的問:「為什麼是我」,努力卻不會成功,引起許多求子夫妻共鳴。許多粉絲心疼留言分享求子經歷,也鼓勵小僑繼續努力。


昨(19日)晚小僑在自己的Youtube頻道「趙小僑女人說」宣布懷孕消息,從經歷2次試管失敗,到第3次試管驗孕開獎當天,送子鳥11生殖中心院長賴興華醫師打開電腦給小僑看驗孕結果,抽血懷孕指數(HCG)達69.53,小僑驚呼第1次看到自己這麼高的成績,當下忍不住喜極而泣,心情久久難以平復。劉亮佐在影片中也分享,陪伴小僑求子的過程非常心疼她,除了吃藥打針,還有很多身體上不舒服的反應和狀況,但是小僑很堅強都挺過來了。


三代試管精準挑選 提高胚胎著床率


劉亮佐夫妻來到台北送子鳥11生殖中心經過2次取卵收集到了33顆卵子,40歲的趙小僑保養得宜卵子庫存量AMH(抗穆勒氏管荷爾蒙)數值佳,所以能取到的卵子數量多,最後培養出了9顆漂亮的囊胚。


除了數量外,品質更是試管成功的關鍵,因為高齡染色體異常的機率比較高,9顆囊胚中染色體正常的平均只會有1至2顆,因此賴興華醫師建議在胚胎植入前先做染色體的篩檢,也就是俗稱的「三代試管」。小僑使用台灣艾捷隆PGS(PGT-A,著床前染色體篩檢)技術,以MitoScore粒線體指數,為胚胎著床潛能進行排序,優先植入高著床率的胚胎,因此可以降低流產率。


調整子宮環境 搭配ERA精準植入


因胚胎珍貴得來不易,且有植入失敗的風險,為了避免在錯的時間植入,浪費掉好的胚胎,賴興華醫師建議小僑進行「子宮內膜三合一檢測(EndomeTIRO)」,以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ERA)來確認最佳著床時間。


賴興華醫師說明,子宮只有在著床窗口打開的時候才會接受胚胎著床,約有3成的女性著床窗期與大多數人不同,再搭配EMMA(子宮內菌叢檢測)和ALICE(子宮內益菌檢測)發現子宮內膜中好菌偏少,因此讓小僑補充益生菌,調整子宮內膜環境至胚胎最適著床狀態。


動態三採找出胚胎殺手


但第2次植入仍舊失敗,賴興華醫師發現小僑身體可能會攻擊胚胎,必須先調整後再安排植入,經過將近半年的時間,小僑進行第3次植入終於成功,目前已懷孕15週。此次植入同樣是PGS(PGT-A)後的胚胎,在符合ERA(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的時間植入,並且動態三採密切追蹤免疫等相關數值。


小僑因為要讓寶寶穩穩的住下常常需要打針和吃藥,家裡因此有一大堆針筒,肚皮也都常瘀青,吃藥也讓她常覺得頭暈想吐,整天昏昏沉沉,讓老公看了非常不捨,但小僑為了寶寶不覺得辛苦,所幸這次採取三代試管普拉斯的療程終於成功。

找到胚胎殺手! 趙小僑三代試管普拉斯求子成功

▲趙小僑、劉亮佐夫妻和兒子劉子銓(銓銓),1家3口感情相當好,都滿心期待能有新生命的加入。(圖/送子鳥11生殖中心、台灣艾捷隆提供)


三代試管普拉斯 精準試管成功率高達8成


「胚胎外表會騙人」,賴興華醫師分享,小僑保養得宜,不看身分證不知道「真實年齡」,就像胚胎不做PGS(PGT-A)(著床前染色體篩檢)哪知是否有「唐氏症」?囊胚植入不做ERA(子宮內膜接受性檢測)有3成機率會錯過「著床窗口」,壞蛋(兇手)何時出沒無法預知,但也不要氣餒,重要的是停下腳步,請偵探「精準」找出原因並排除。


賴興華醫師表示,透過精準醫療「三代試管普拉斯(IVF 3+)」植入1顆胚胎的成功率高達80%,但剩下的20%常成為懷孕最後1哩路的絆腳石,必須從療程的各個關卡中判斷可能原因,例如免疫、血栓數值可能植入前都正常,植入後才出現異常,可能會因此影響胚胎著床,需要動態三採追蹤、調整用藥等,讓母體的調整到最好狀態才能順利迎接寶寶入住。


找到胚胎殺手! 趙小僑三代試管普拉斯求子成功

▲各代試管比較一覽表。(圖/NOW健康製作)


更多NOW健康報導
▸美麗除舊布新微整注射受青睞 專家解析常見針劑比一比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您的身體也有存在已久的老毛病嗎?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長在內分泌系統的腫瘤,因為其症狀模糊且複雜,因此很容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平均確診竟需5-7年!因此今年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特別邀請專業醫療團隊,讓大家更了解這個疾病!歡迎各位踴躍報名!●活動時間:2021/11/13 (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自愛滋藥物治療革新與廣泛使用,感染者的健康狀態及平均壽命早與一般人無異,已開發國家的愛滋感染人口正面臨高齡化趨勢。國外研究顯示,愛滋感染者相較一般人恐提早「10年」面對老化、慢性疾病與共病等健康問題。2016年統計資料顯示,台灣50歲以上感染者占約17%,但10年之後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呂佳恆報導】肺癌不僅在台灣是主要癌症死因之一,多年來更位居癌症死因第一位,但究竟肺癌為何會一直威脅著國人的健康?林口長庚胸腔外科主任暨台灣肺癌學會理事趙盈凱醫師指出,主要因肺部沒有疼痛感覺神經,導致早期症狀不明顯,直到因病灶轉移到骨頭造成疼痛,或腫瘤過大壓迫至氣管出現咳血等現象才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26歲的年輕女性小如(化名)四年前開始出現下背痛,早上起床背部異常疼痛,剛開始以為是搬重物扭到,吃完止痛藥有改善就不以為意。半年前脖子開始出現卡卡,頸椎也愈來愈僵硬,在路上碰到別人叫她名字,竟然無法轉頭回應,只能像個機器人一樣轉動全身,趕緊到醫院檢查,確診罹患僵直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