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把握5招吃粽不吃「重」

把握5招吃粽不吃「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端午節將至,市售粽子種類琳瑯滿目,但粽子常有高熱量油脂、低纖維等問題,且若沒有與正餐替換,端午期間連續吃下來,當心體重將大幅增加。 

每天多吃2顆粽 1周恐增1公斤

而且過量食用高鈉、高油、高膽固醇、低纖維的粽子,更會造成身體額外的負擔。因此,奇美醫院營養科邱郁雯營養師,提醒民眾運用替代正餐、注意油脂攝取等方式,讓健康少負擔,亦可歡度佳節,他也提供吃粽的健康5撇步:

1)以粽子代替正餐,勿暴食/市售鹹粽熱量高達約500大卡,若每天多吃2顆粽子而未取代正餐,連續1周體重將增加1公斤;若有血糖問題,也應注意份量控制。

2)注意精緻糖攝取/額外沾精緻糖漿的鹼粽、豆沙粽等含糖量高的粽子,外觀較小,但附加的糖粉和熱量也不可小覷,熱量達300至400大卡,需酌量攝取;糖尿病病人須特別注意,應避免或酌量食用。

3)注意油脂攝取/儘量減少高油脂的肥肉、豬皮、鹹蛋黃等,其飽和脂肪及膽固醇較高,尤其心血管疾病病人應特別注意。可用低脂肉類,如:豬後腿、豬里肌肉、雞胸肉取代。

4)避免重口味、太鹹的食材/粽子食材本身即有鹹度,建議減少額外沾醬,亦可使用新鮮食物的原味,如紅蔥、蒜、香菇等來提味。粽子裡的食材,減少火腿、醃製菜脯等加工食品。以避免鹽分攝取過量,造成血壓變化

5)增加纖維質攝取/可添加穀類、雜糧,如糙米、五穀米、薏仁、燕麥、紅豆等代替部分糯米,增加纖維量。進食粽子時,同時搭配一碟燙青菜食用或餡料中添加蔬菜,可增加纖維質攝取,蒟蒻等低熱量食材亦可增加飽足感。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近年食安風暴頻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日發布修正「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依據風險評估原則,針對國內外農藥使用辦法,改善混用農藥的情況,修訂59種農藥在376種蔬果,以及穀類的農產品的殘留容許量。 恐致神經系統退化 影響消化系統 過去研究發現,農藥殘...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一般民眾至藥局領藥,大多為口服藥物為主,但有時因病況所需醫師也會開立外用藥品治療,一般常見外用藥品有什麼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呢﹖新營醫院毛柔云藥師表示,外用藥品依劑型粗略分為藥膏、塞劑及滴劑,不論使用哪一類的外用製劑皆建議先清潔雙手,避免手上髒污造成污染,並且於領藥時仔...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年輕女性要注意!根據統計,子宮頸癌前病變年輕個案比例高,不再是中年婦女專有,平均每5例子宮頸癌前病變就有1例發生於20~34歲之間,而大型研究顯示,致癌排行前三名依序為HPV16、52、58 2 。 感染HPV16 病變風險提高數十倍 國內外研究更指出,長期感染HP...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 綜合報導)伴隨全球暖化,氣溫持續攀升,病媒蚊分布區域擴大,國外旅遊盛行,登革病毒傳播迅速,臺灣去年發生登革熱疫情,病患感染登革熱初期,使用「登革熱快速診斷試劑」(簡稱登革熱快篩)作為診斷工具,能避免重症的發生,對疾病的控制極其重要。 發病7日內快篩 把握黃金治療周 登革熱快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