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抱小嬰兒有撇步 兒科醫師這樣說

抱小嬰兒有撇步 兒科醫師這樣說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嬰兒太可愛,每人都想抱,但要小心抱嬰兒的方式!針對正確抱嬰兒的方式,馬偕紀念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彭純芝日前受訪時建議,應支撐著頸部,緩和的安撫和搖晃。她也提醒,家長應學會多元安撫方式,「不一定哭就要用搖的,先查看孩童是否有生理需求,如果沒有,親子共讀、對話式閱讀、聽音樂、對話和按摩都是很好的安撫方式。」

劇烈搖晃安撫寶寶 嬰兒搖晃症恐致命

軒軒到了半夜哭鬧不休,爸爸擔心吵到鄰居,立即抱起左右搖晃,試圖安撫讓孩子入睡,沒想到軒軒出現嗜睡、嘔吐及意識受損的現象,經過醫師診斷是「嬰兒搖晃症」。爸爸不明白為何只是搖晃哄睡,就讓軒軒生命受威脅。

彭純芝指出,有些家長會利用拋接或旋轉方式,逗弄嬰幼兒,但這樣的遊戲對寶寶脆弱的腦部,可能會造成嚴重傷害,如蜘蛛膜下出血。尤其新手父母不瞭解「嬰兒搖晃症候群」嚴重性,若擁抱嬰兒時無妥善支撐或過於劇烈搖晃,容易發生危險。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曾在2017年提出,嬰兒搖晃症可能是劇烈搖動嬰兒的肩膀、手臂或腿部所引起,而劇烈搖晃產生的「甩鞭效應」,會讓嬰兒顱內或眼內出血,雖然通常不會有明顯的頭部外傷,但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緩慢出血無症狀 注意嬰兒異狀

彭純芝解釋,人類腦部有一些微血管,容易因為拉扯斷掉,「嬰兒頸部支撐力比較弱,如果以頸部為軸心劇烈搖晃,就容易使腦部微血管破裂出血,造成嬰兒搖晃症。」這種狀況有時是緩慢性出血,常常一開始也不會發現,也不知道哪次搖晃造成。

「直到父母發現嬰兒食慾不好、抽筋、語言呆滯等症狀,才會察覺有異狀。」彭純芝補充,因為是小血管出血,除非是刻意外力施暴,才會有急性症狀。「甚至有嬰孩在急診時,才發現生命現象不穩,需要急救。」

嚴重腦部損傷 手術根除血塊 

嬰兒搖晃狀如何治療?彭純芝說明,在臨床上,會依照出血程度和腦壓狀況,給予必要處理。「如果是大量出血,需外科手術移除血塊;如果不能手術處理,必須穩定腦壓,讓腦部損傷減至最低。」

嬰兒搖晃症是一種嚴重的腦部損傷。出血除了影響腦部外,對部分區塊的腦細胞而言,血液不足造成缺血性腦部損傷,可能會有長期後遺症,如生長遲緩、肢體偏癱、動作不靈活,甚至影響視力、智力,類似腦性麻痺患者。

彭純芝提醒,安撫孩童可用聽音樂、對話等方法,孩子哭不一定就要用搖的。

【延伸閱讀】義消猝死,延續生命 「指定器捐」遺愛手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5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什麼時候吃甜食不會胖】 1、體育運動前吃甜食可補充所需能量 2、疲勞饑餓時吃甜食迅速補充體力 3、游泳前吃甜食有助於增強體力 4、嘔吐或腹瀉時吃甜食有利於恢復體力 5、頭暈噁心時吃甜食有利於恢復健康 6、門診手術時吃甜食促進體力恢復 ...

閱讀詳情 »

生活在現代社會裡,各式各樣的污染多,網路傳說豬血、黑木耳等食用菌類、新鮮果汁、豆類(尤其是綠豆)、海藻等五大類食物是天然的排毒食物,可喻為“超級解毒丸”? 醫師說“解毒”的概念十分籠統,其實只要食物在中醫理論中有促進排尿、排汗、排便,多少都有幫助毒素...

閱讀詳情 »

1.瘦人吃到滿意 瘦人進食到六七成飽時就會停止進食,不會錯誤地把飽脹感混同於滿足感,可以向瘦人學習,進食到一半時放下筷子,為自己的吃飽感覺分級排列;待吃到還剩幾口的時候再為自己排列一次。其目的就是增強進食過程中的滿意與否的感知度(這一過程還可減慢進食的速度,從而完成飽脹感的確立)。 2.瘦人留意食...

閱讀詳情 »

歲月悄悄地流逝,不知不覺中,皺紋躡手躡腳地爬上了你的面龐,這是多麼令人苦惱。縱然是歲月無情,但請仔細想一想,自己平時有沒有什麼壞習慣,才使這些皺紋有可乘之機?其實,抗擊衰老的最好方法就是最好預防衰老的工作。生活中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避免以下這些壞習慣。 衰老原因一:親近刺激性的食物,遠離維生素 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