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拉拉寶貝小手 小心發生扯肘症

拉拉寶貝小手 小心發生扯肘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一名三歲男童由父母帶至骨科門診求診,媽媽說二天前幫孩子穿衣服時因袖子較緊,因此用力把手拉出來,之後男童就哭鬧且左手無法動。父母曾帶他至其他醫院,未發現骨折現象,但是,男童仍哭鬧不適,經診察後判斷男童病史及表現皆與「扯肘症」符合,於是施予徒手復位,不一會兒,男童的手就開始能像受傷前那樣活動了。
褓姆肘好發於孩童 父母拉扯過猛造成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部黃哲南醫師指出,「扯肘症」又名「褓姆肘」,指的是肘關節處的環狀韌帶脫離原本位置而卡進關節內,會造成疼痛而不敢移動患肢,好發於1至4歲的兒童,但大至6、7歲仍可能發生。發生的機轉通常是用力拉扯手臂,因為兒童的韌帶較鬆,用力拉扯時關節位移的程度較大,所以較容易發生環狀韌帶脫離原本位置而跑進鬆開的關節內。
「扯肘症」發生的原因最常是父母牽孩子的手走路,孩子快跌倒時父母本能地用手拉住不讓他跌下去,此時就可能發生扯肘症;或是穿衣服時要把手拉出袖子、玩遊戲時抓著孩子的手把他吊起來等情況,若是不慎用力過猛,也可能造成扯肘症。雖然發生問題的部位在肘關節,但患童往往因疼痛而整隻手臂都不敢動,再加上兒童的表達能力較成人差,有時會被以為是肩關節或臂神經叢的問題。
「扯肘症」可以徒手復位治療
臨床上扯肘症大多能靠病史及身體檢查就能得到診斷,不過仍需與骨折、脫臼或其他少見情況鑑別,有時仍需輔以X光檢查。扯肘症通常可在診間直接以徒手復位治療,復位成功後很快就能看到小朋友可以自己活動那隻手了,不過數日內仍可能有輕微疼痛。大多數只要多加注意都不會復發,但仍有少數兒童會因韌帶較鬆或欠缺注意而反覆受傷。
抱孩子應施力於腋下 動作盡量輕柔
黃哲南醫師提醒,要將小孩抱起時應施力於其腋下,避免用抓住手、腕等處提起小孩;玩遊戲時亦應避免從前臂或手、腕部將小孩吊起來擺盪或旋轉;幫小孩穿衣服時,將手穿出袖子的動作應盡量輕柔;牽著小孩走路時,如果小孩快跌倒了,應避免猛力將整個人往上拉起,以免本來跌倒可能還沒受什麼傷,拉到韌帶脫位反而就要跑醫院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9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 1 2 3   一個女人發現自己的鼻子突然變紅、黑眼圈也越來越重,而且耳朵也變成別的顏色.....居然是身體的某一個器官出了問題......?一個人的臉色好壞往往取決於他的健康狀況。什麼樣的臉色會是疾病的徵兆?   疾病徵兆:鼻類呈紅色或紫色 鼻尖代表了心臟的情況。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全球邁入老年化,而台灣的老年人口也逐漸攀升,老人骨折也成為老年人住院主因之一。根據美國統計,每年有大約三十萬人因髖部骨折住院,而這些病人就佔了醫院總床數的百分之三十。在台灣,根據健保資料,髖骨骨折比率為全華人地區之冠;參照全民健保資料,2001年65歲以上男性每年髖部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五、六、七、八,銀髮阿公阿媽們,跟著節拍扭腰擺臂,這可不是在做體操,而是國標女王劉真專為「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設計的RA捷舞。 類風濕性關節炎簡稱RA, 患者因為關節疼痛,常常活動度就會受限,所以平時規律的運動很重要,除了加強肌肉耐力之外,也可以避免關節發炎與組織沾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為什麼健康會走下坡?中醫認為,其中一原因就是過多的毒素與廢物停留在體內會造成代謝紊亂,阻礙氣血正常運行、破壞五臟六腑的功能及之間的相互協調,運轉不暢,如何保持健康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周宗翰醫師表示,所謂的毒素,如汗、尿、糞便、等物質等無法順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