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拒絕老態臉! 音波搭配皮秒讓你的肌膚重返20歲

拒絕老態臉! 音波搭配皮秒讓你的肌膚重返20歲

(醫美時尚No.138)

撰文/Evelyn;本文感謝 陳怡如、李兆翔醫師提供專業諮詢

年輕時,不用特意保養,肌膚還是彈潤緊緻,但由於不良生活習慣與壓力,過了25歲,讓人漸漸覺得抹再多瓶瓶罐罐都無法回復往日光采,不僅黯沉無光,連斑點、皺紋、肌膚鬆弛等問題都逐漸浮現。想擁有減齡好膚質,使用音波拉皮搭配皮秒雷射,可以讓膚況一次到位,回到年輕時的狀態。


Check!! 你的肌膚老化了嗎?

看看你中了幾個?超過三個就代表已經肌膚已經開始老化狀態,只靠保養品絕對不夠!

□ 蘋果肌凹陷     □ 木偶紋     □ 抬頭紋

□ 臉部及下顎線鬆弛  □ 膚色黯沉不均  □ 出現斑點

□ 毛孔粗大      □ 法令紋     □ 眼皮下垂

Point1『音波拉皮』拉拉下垂的臉皮

陳怡如醫師表示,音波原理是利用聚焦的超音波,將能量聚焦到肌膚內層1.5∼4.5mm深度,在該部位產生微小的熱凝結點,刺激膠原蛋白增生,讓肌膚達到緊繃收縮,產生拉提的效果。主要為拉提下垂組織,如眉毛拉提、收緊臉部下顎線、細紋、頸紋、抬頭紋、法令紋、蘋果肌的預防及改善等。李兆翔醫師則說,音波的好處在於它屬於非侵入式療程,術後照顧與恢復容易。音波拉皮通過美國FDA認證,能量輸出相較於其他機種穩定,並多了影像分析的功能,可以即時看到皮膚組織分析影像,幫助醫師在施打音波時,落點的深度與角度能更為精準,避免打到神經與血管,造成疼痛與暫時性的受傷或瘀青,讓施作過程更為安全。

陳醫師表示,25歲以上的人,通常已經開始進入初老狀態,若有一些明顯的紋路出現,或是想要及早開始預防臉部線條下垂,就可以考慮做音波治療,效果因個人狀況而異,不過通常能維持一年左右,比如較為年輕的人做音波,膠原蛋白的生成速度較快,效果也可以維持較久。另外李醫師醫師也提出,因為音波的熱度較高,在施打時會融掉一些脂肪,所以較不適合臉太瘦的人一直施打。若想要效果更顯著,可以音波合併電波,尤其是肌膚屬於較輕中度鬆弛的人,或是也可合併埋線,都能夠有更加乘的效果。

Point2好膚質神器『皮秒雷射』

李兆翔醫師表示,一般雷射速度有毫秒、微秒、奈秒。皮秒就是指雷射擊發的速度只有10-12秒,利用濾鏡聚焦光震波擊碎黑色素,幫助皮膚角質層代謝,毛細孔收縮,達到去除斑點的作用。皮秒雷射因為速度更快,可以減少皮膚內熱能累積,避免容易產生反黑的副作用,疼痛感也會較小。一般雷射是光熱效應,容易有傷口,修復期長,也較容易產生反黑副作用,皮秒雷射是快速的光震效應,幾乎不會有傷口與結痂,修復期較短,也可以多次施作。 

目前市面上有六種皮秒雷射,主要差別在於各機型的波長不同,陳怡如醫師表示指出,全像超皮秒雷射,擁有1064nm、532nm、785nm三種波長,穿透皮膚的深度不同,可以針對不同的需求與適應症做選擇,其中785nm波長可以去除較多色彩的刺青。

李醫師說,斑點、刺青去除、毛細孔粗大、痘疤問題可經由皮秒的聚焦探頭改善。但建議按個人狀況漸進式、多次施作調整,皮秒有美白的效果,也能改善淺層痘疤、凹疤、黑色素型黑眼圈、眼下小細紋等問題,幾乎可以取代淨膚雷射的效果,剛開始施打應以一個月一次、連續施打三次以上效果更為顯著。 

Point3『音波+皮秒』=效果加乘

因為倆者施作的位置不同,所以陳醫師說,一般皆可以合併施作,不過若是敏感皮膚、臉容易發熱潮紅的人,建議間隔一個禮拜。音波的拉提效果通常可以維持一年,而皮秒雷射屬於皮膚淺層治療,通常建議一個月施作一次,可以維持較好的效果。

陳怡如醫師表示,通常希望能夠在緊湊的時間內,一次改善肌膚問題的人,例如臉上的斑點、毛孔及痘疤並同時緊緻臉部線條等,醫師就會建議同時做這兩個療程。

皮秒雷射疼痛指數較低,陳醫師解釋,一般生小孩疼痛指數為10,皮秒約1~3,音波則因為較深層,疼痛指數約為3~5,但疼痛的感覺還是因人而異。

醫師小提醒

李兆翔醫師強調,若對於探頭較為敏感或是曾有顏面神經麻痺、臉上有開放性傷口的人,較不建議做音波拉皮喔!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0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據統計,台灣每10人就有1人吃素,高居全球第二,若是吃素者罹患癌症,營養補充就非常重要,但許多癌友迷思,擔心吃得太好會養大癌細胞,最後反而會讓自己營養不良,抗癌不利。台安醫院外科部糠榮誠主任表示,接受化療時,若病友營養不足,會導致化療無法繼續,所以建議病友能補充好的營養...

閱讀詳情 »

乳癌為女性十大癌症之首,如果診斷為高侵襲力的三陰性乳癌,有些患者在失望之餘,往往選擇放棄治療,而改用偏方,結果錯失治療機會。事實上,根據國外最新研究發現,面對乳癌治療惡霸三陰性乳癌,即使已經是晚期轉移,採用化療藥物合併免疫治療,可改善治療存活期,此精準治療趨勢,有機會翻轉治療瓶頸,為患者帶來一線曙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40歲的黃先生在外商公司擔任主管,平時經常應酬,生活作息不定,每年都自費數萬元做高階健康檢查,但收到報告便丟在一旁,未回診追蹤也從不控制飲食。直到這1個月來經常感到疲倦無法恢復,食慾下降,頭暈不適。至門診就醫時發現肝指數突然升高,才知道是急性肝炎,且血糖飆升造成身體...

閱讀詳情 »

「醫師!我最近不曉得怎麼了,明明沒有劇烈運動、受傷。但就是一下肌肉、關節這裡痠,那裡痛怎麼辦?」年屆50的陳媽媽一進診間就抱怨道。您也有類似困擾嗎?中醫師解釋,更年期女性受到腎氣不足影響,除了會出現坊間常聽聞的盜汗、潮紅、失眠等症狀外;臨床上也發現,不少人會伴隨有筋骨疼痛問題的發生,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