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拒絕老態臉! 音波搭配皮秒讓你的肌膚重返20歲

拒絕老態臉! 音波搭配皮秒讓你的肌膚重返20歲

(醫美時尚No.138)

撰文/Evelyn;本文感謝 陳怡如、李兆翔醫師提供專業諮詢

年輕時,不用特意保養,肌膚還是彈潤緊緻,但由於不良生活習慣與壓力,過了25歲,讓人漸漸覺得抹再多瓶瓶罐罐都無法回復往日光采,不僅黯沉無光,連斑點、皺紋、肌膚鬆弛等問題都逐漸浮現。想擁有減齡好膚質,使用音波拉皮搭配皮秒雷射,可以讓膚況一次到位,回到年輕時的狀態。


Check!! 你的肌膚老化了嗎?

看看你中了幾個?超過三個就代表已經肌膚已經開始老化狀態,只靠保養品絕對不夠!

□ 蘋果肌凹陷     □ 木偶紋     □ 抬頭紋

□ 臉部及下顎線鬆弛  □ 膚色黯沉不均  □ 出現斑點

□ 毛孔粗大      □ 法令紋     □ 眼皮下垂

Point1『音波拉皮』拉拉下垂的臉皮

陳怡如醫師表示,音波原理是利用聚焦的超音波,將能量聚焦到肌膚內層1.5∼4.5mm深度,在該部位產生微小的熱凝結點,刺激膠原蛋白增生,讓肌膚達到緊繃收縮,產生拉提的效果。主要為拉提下垂組織,如眉毛拉提、收緊臉部下顎線、細紋、頸紋、抬頭紋、法令紋、蘋果肌的預防及改善等。李兆翔醫師則說,音波的好處在於它屬於非侵入式療程,術後照顧與恢復容易。音波拉皮通過美國FDA認證,能量輸出相較於其他機種穩定,並多了影像分析的功能,可以即時看到皮膚組織分析影像,幫助醫師在施打音波時,落點的深度與角度能更為精準,避免打到神經與血管,造成疼痛與暫時性的受傷或瘀青,讓施作過程更為安全。

陳醫師表示,25歲以上的人,通常已經開始進入初老狀態,若有一些明顯的紋路出現,或是想要及早開始預防臉部線條下垂,就可以考慮做音波治療,效果因個人狀況而異,不過通常能維持一年左右,比如較為年輕的人做音波,膠原蛋白的生成速度較快,效果也可以維持較久。另外李醫師醫師也提出,因為音波的熱度較高,在施打時會融掉一些脂肪,所以較不適合臉太瘦的人一直施打。若想要效果更顯著,可以音波合併電波,尤其是肌膚屬於較輕中度鬆弛的人,或是也可合併埋線,都能夠有更加乘的效果。

Point2好膚質神器『皮秒雷射』

李兆翔醫師表示,一般雷射速度有毫秒、微秒、奈秒。皮秒就是指雷射擊發的速度只有10-12秒,利用濾鏡聚焦光震波擊碎黑色素,幫助皮膚角質層代謝,毛細孔收縮,達到去除斑點的作用。皮秒雷射因為速度更快,可以減少皮膚內熱能累積,避免容易產生反黑的副作用,疼痛感也會較小。一般雷射是光熱效應,容易有傷口,修復期長,也較容易產生反黑副作用,皮秒雷射是快速的光震效應,幾乎不會有傷口與結痂,修復期較短,也可以多次施作。 

目前市面上有六種皮秒雷射,主要差別在於各機型的波長不同,陳怡如醫師表示指出,全像超皮秒雷射,擁有1064nm、532nm、785nm三種波長,穿透皮膚的深度不同,可以針對不同的需求與適應症做選擇,其中785nm波長可以去除較多色彩的刺青。

李醫師說,斑點、刺青去除、毛細孔粗大、痘疤問題可經由皮秒的聚焦探頭改善。但建議按個人狀況漸進式、多次施作調整,皮秒有美白的效果,也能改善淺層痘疤、凹疤、黑色素型黑眼圈、眼下小細紋等問題,幾乎可以取代淨膚雷射的效果,剛開始施打應以一個月一次、連續施打三次以上效果更為顯著。 

Point3『音波+皮秒』=效果加乘

因為倆者施作的位置不同,所以陳醫師說,一般皆可以合併施作,不過若是敏感皮膚、臉容易發熱潮紅的人,建議間隔一個禮拜。音波的拉提效果通常可以維持一年,而皮秒雷射屬於皮膚淺層治療,通常建議一個月施作一次,可以維持較好的效果。

陳怡如醫師表示,通常希望能夠在緊湊的時間內,一次改善肌膚問題的人,例如臉上的斑點、毛孔及痘疤並同時緊緻臉部線條等,醫師就會建議同時做這兩個療程。

皮秒雷射疼痛指數較低,陳醫師解釋,一般生小孩疼痛指數為10,皮秒約1~3,音波則因為較深層,疼痛指數約為3~5,但疼痛的感覺還是因人而異。

醫師小提醒

李兆翔醫師強調,若對於探頭較為敏感或是曾有顏面神經麻痺、臉上有開放性傷口的人,較不建議做音波拉皮喔!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0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疫情社區爆發,長照機構住民多是慢性病患者,相互間也容易發生群聚,一旦有住民感染危險程度不亞於醫院,今(2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決定,新入住長照機構民眾,必須持有3日內PCR陰性證明才能入住,今日實施。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長照機構住民需要核酸PCR檢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莫德納疫苗來了!台灣新冠疫情進入三級警戒,各界疾呼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 27 日公布好消息,首批莫德納(Moderna)疫苗15萬劑,預定28日下午3時50分抵達桃園國際機場。這是台灣首批要施打的mRNA新冠疫苗,保護力、副作用一次看!什麼是莫德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曾經前往萬華高風險區域民眾或當地居民,目前在健保卡上都已註記,引起許多反對意見提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強調,註記是讓醫事人員能提高警覺性協助精準醫療判斷,註記將在明(29)日結束。 陳宗彥表示,註記高風險族群,主要是協助醫療機構人員精準判斷,從去年開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中報導】攝護腺癌是男人的常見癌症,因為發展病程比較緩慢,有「最友善的癌症」之稱。然而,泌尿科醫師提醒,攝護腺癌早期發現、治療,雖然都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不過少數惡性度較大、癌症進展與轉移相當快速,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如何判斷是否為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4大指標可作為惡性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