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秋燥養生3秘訣~必選梨子3聖品滋陰潤肺

夏、秋交替,秋燥氣息越發明顯,民眾常有咳嗽、皮膚乾燥等不適情況。中醫師指出,避免秋燥宜先養生,除多補充水分外,飲食上應避免辛、辣,多用「白色食物」溫補,或吃些帶酸味食物,如山楂、柚子等,以達到滋陰潤燥效果。

秋燥養生3秘訣~必選梨子3聖品滋陰潤肺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中醫師陳潮宗指出,「立秋」之後,秋季燥氣讓人心煩困擾,通常這段期間,民眾常會有5大秋燥症狀,包括:口角發炎、皮膚乾裂、鼻出血、便祕與哮喘燥咳等,千萬別輕忽。

秋燥養陰 潤燥3聖品

一般而言,體質偏燥、年紀大、常熬夜、不當飲食的人,比較容易產生秋燥症狀;若想去秋燥必須「養陰」,而「養陰」的重點在於留住水分,解身體的渴。建議可多吃滋陰潤燥3大食材,來滋潤五臟六腑,以預防及緩解秋燥不適。

1.百合:百合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材,甘,微寒,入心、肺經,多用於潤肺止咳、寧心安神,具有止咳作用,有益肺臟及呼吸系統。

2.銀耳:被譽為「長生不老藥」,味甘淡、性平,無毒,入肺、胃、腎經,具生津潤肺、益氣活血、滋陰養胃、補腦強心的作用。

3.梨子:自古被尊為「百果之宗」,有潤肺、止咳、消痰、降火等功用。秋燥襲人時,出現口渴、便秘、乾咳等症狀,可多食梨。

秋燥養生3秘訣~必選梨子3聖品滋陰潤肺

梨子自古被尊為「百果之宗」,可潤燥清肺,改善便秘、乾咳等症狀。

秋燥傷肺 養生3秘訣

中醫師陳潮宗強調,由於秋燥傷肺,建議民眾可把握3大養生秘訣,1.飲食上:少吃易上火食物;2.作息上:盡量晚上11點前就寢;3.多運動:可增加身體抵抗力。同時,也可喝些秋季養生茶滋陰潤肺。

1.少吃上火食物:避免辛辣如蔥、薑、蒜,以免助長火氣,可多吃白色食物,如水梨、蓮藕、銀耳、百合、蓮子等,或可多吃帶酸味食物如山楂、柚子等,可增加體液分泌,達到滋陰潤燥功效。

2.晚上11點前睡:盡量在晚上11點前就寢,勿超過11點、甚至12點才睡,熬夜會不利於健康。建議睡前可按壓合谷、三陰交等2穴位助好眠。

  • a.合谷穴:(打開虎口,大拇指與食指之間)︰可增強免疫力、減少感冒、咳嗽。

  • b.三陰交穴:(腳踝內側最高點,往上三吋,即約四指寬的位置):可多生津液,減少口乾便祕等。

3.運動增抵抗力:多運動可幫助心情變好。由於秋天早晚溫差大,有慢性支氣管炎的老年人或小孩,易受溫差影響引起感冒、咳嗽、氣喘等,也應適度運動來增加抵抗力,但要做好暖身及避免流汗後吹風。

養生茶/滋陰潤肺

  • 食材:北沙參、麥門冬各3錢、玉竹、菊花各2錢,加上北五味子1錢。

  • 功效:滋陰潤肺去秋燥。

  • 提醒:當出現咳嗽、過敏等症狀時,最好就醫看診,喝養生茶無法治好感冒。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613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隨著生物醫學越來越精密的方法和技術,人們對疾病的解讀也正不斷的進步,糖尿病就是個明顯的例子,因為新型的糖尿病,已經被納入傳統的第1型和第2型糖尿病的分類當中。 由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的NúriaMalats所領導的遺傳和分子流行病學小組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近來入境普篩呼聲四起,贊成專家認為,境外普篩陰性,可縮短檢疫期天數,有助台灣經濟旅遊。台大兒醫小兒部主治醫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23日在學術研討會指出,核酸檢測敏感性非百分百,若有偽陰性進入社區,可能使疫情如「蜘蛛網般擴散」,強調目前14天居家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南報導】20歲的張姓男大學生熱愛跑步,晚間常在運動公園或是河濱公園夜跑,1次跌倒後,覺得右髖隱隱作痛,之後越跑越痛,當身體前彎時就覺得不舒服,連穿襪、穿鞋都產生劇痛,就醫多次,均診斷為肌肉拉傷,最後才找出病因,原來是髖關節關節唇破裂。 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部主治醫師林敬為指出,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彰化縣日前展開新冠肺炎(COVID-19)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盼瞭解縣民感染盛行率。前副總統陳建仁20日在臉PO文指出,該調查採集民眾的血液檢體,檢驗COVID-19抗體,來估計彰化縣民的抗體陽性盛行率。不過他強調,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的正確性,決定於(1)檢驗方法的敏感度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