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秋燥養生3秘訣~必選梨子3聖品滋陰潤肺

夏、秋交替,秋燥氣息越發明顯,民眾常有咳嗽、皮膚乾燥等不適情況。中醫師指出,避免秋燥宜先養生,除多補充水分外,飲食上應避免辛、辣,多用「白色食物」溫補,或吃些帶酸味食物,如山楂、柚子等,以達到滋陰潤燥效果。

秋燥養生3秘訣~必選梨子3聖品滋陰潤肺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中醫師陳潮宗指出,「立秋」之後,秋季燥氣讓人心煩困擾,通常這段期間,民眾常會有5大秋燥症狀,包括:口角發炎、皮膚乾裂、鼻出血、便祕與哮喘燥咳等,千萬別輕忽。

秋燥養陰 潤燥3聖品

一般而言,體質偏燥、年紀大、常熬夜、不當飲食的人,比較容易產生秋燥症狀;若想去秋燥必須「養陰」,而「養陰」的重點在於留住水分,解身體的渴。建議可多吃滋陰潤燥3大食材,來滋潤五臟六腑,以預防及緩解秋燥不適。

1.百合:百合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材,甘,微寒,入心、肺經,多用於潤肺止咳、寧心安神,具有止咳作用,有益肺臟及呼吸系統。

2.銀耳:被譽為「長生不老藥」,味甘淡、性平,無毒,入肺、胃、腎經,具生津潤肺、益氣活血、滋陰養胃、補腦強心的作用。

3.梨子:自古被尊為「百果之宗」,有潤肺、止咳、消痰、降火等功用。秋燥襲人時,出現口渴、便秘、乾咳等症狀,可多食梨。

秋燥養生3秘訣~必選梨子3聖品滋陰潤肺

梨子自古被尊為「百果之宗」,可潤燥清肺,改善便秘、乾咳等症狀。

秋燥傷肺 養生3秘訣

中醫師陳潮宗強調,由於秋燥傷肺,建議民眾可把握3大養生秘訣,1.飲食上:少吃易上火食物;2.作息上:盡量晚上11點前就寢;3.多運動:可增加身體抵抗力。同時,也可喝些秋季養生茶滋陰潤肺。

1.少吃上火食物:避免辛辣如蔥、薑、蒜,以免助長火氣,可多吃白色食物,如水梨、蓮藕、銀耳、百合、蓮子等,或可多吃帶酸味食物如山楂、柚子等,可增加體液分泌,達到滋陰潤燥功效。

2.晚上11點前睡:盡量在晚上11點前就寢,勿超過11點、甚至12點才睡,熬夜會不利於健康。建議睡前可按壓合谷、三陰交等2穴位助好眠。

  • a.合谷穴:(打開虎口,大拇指與食指之間)︰可增強免疫力、減少感冒、咳嗽。

  • b.三陰交穴:(腳踝內側最高點,往上三吋,即約四指寬的位置):可多生津液,減少口乾便祕等。

3.運動增抵抗力:多運動可幫助心情變好。由於秋天早晚溫差大,有慢性支氣管炎的老年人或小孩,易受溫差影響引起感冒、咳嗽、氣喘等,也應適度運動來增加抵抗力,但要做好暖身及避免流汗後吹風。

養生茶/滋陰潤肺

  • 食材:北沙參、麥門冬各3錢、玉竹、菊花各2錢,加上北五味子1錢。

  • 功效:滋陰潤肺去秋燥。

  • 提醒:當出現咳嗽、過敏等症狀時,最好就醫看診,喝養生茶無法治好感冒。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613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今年首例本土霍亂病例,個案為居住在南部的53歲男性,職業為卡車司機,經常往來北部與南部縣市,三餐以外食為主,衛生機關正進行飲食相關調查,以了解可能的感染來源。其同住家屬3人目前都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採集家屬的檢體送驗,並指導居家環境消毒。根據疾管署疫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為了保障校園師生、家長及一般民眾不吸二手菸,營造學校周邊人行道成為清新無菸的環境,台北市政府衛生局依據《菸害防制法》規定,公告松山區民生國小周邊人行道自5月31日起全面禁止吸菸,違者可處新台幣2000至1萬元罰鍰。累計目前台北市共有21個學校周邊為無菸人行道。台北市衛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根據聯合國公布的2013年世界毒品報告顯示,全球15-64歲人口中,約有3.6-6.9%(1.67-3.15億人)有藥物濫用問題,且最氾濫的毒品為大麻,接著是安非他命,其餘還有古柯鹼、鴉片類與海洛因等。顯見毒品防制工作需全球各界一起共同推動。台灣毒品危害防制業務由行政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民國101年約有153萬人是因開放性傷口及血管損傷而就醫,不少患者的傷口出院後都得自行換藥,但到底該怎麼處理呢?醫師指出,很多人對於傷口處理的程序及保護傷口的概念,常抱有許多錯誤迷思;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用優碘消毒」了!振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陳綱華表示,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