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挑「海鮮」原來是有技巧的!只要3分鐘,教你料理原味蝦!新手人妻,也可以輕鬆上手...

海鮮挑選有竅門,3月20日播出之TVBS《健康2.0》節目,主持人陳月卿和牛津大學生化博士陳耀寬、營養師謝宜芳、水產養殖專家李意娟、達人李嘉亮、主廚郭宗坤等,由多位專家一起分享撇步,教大家如何聰明吃蝦,不瞎吃。

挑「海鮮」原來是有技巧的!只要3分鐘,教你料理原味蝦!新手人妻,也可以輕鬆上手...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挑蝦有方法  觀察頭、身、尾完整無損毀
適度去除蝦頭不瞎吃  免驚膽固醇找上門

我國對於漁業養殖,技術面發展蓬勃,漁獲來源除了傳統的近、遠洋捕撈外,更仰賴進口與淡水養殖。蝦類海鮮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礦物質,在熱量和脂肪的含量上更是比肉類來的低;至於大家擔憂的膽固醇問題,其實只要食用時,適度去除蝦頭等膽固醇主要集中的內臟部位,就能吃的安心無負擔。但市場的選擇性多,不肖商人為求好賣相,讓蝦子保持新鮮度,違法添加禁藥的問題層出不窮,挑蝦學問您不可不知。水產養殖專家李意娟傳授活蝦與冷凍蝦的挑選技巧。活蝦挑選注意「蝦頭、蝦身、蝦尾(製圖一)」完整;冷凍蝦則應挑選急速冷凍包裝與內含鹹水冷凍(製圖二)。

挑「海鮮」原來是有技巧的!只要3分鐘,教你料理原味蝦!新手人妻,也可以輕鬆上手...

挑「海鮮」原來是有技巧的!只要3分鐘,教你料理原味蝦!新手人妻,也可以輕鬆上手...

NG藥物殘留部位  吃魚避開皮、內臟、脂肪、卵

許多家庭主婦挑選魚貨,總愛活繃亂跳的魚,以為這樣就比較新鮮,但事實並非如此,中國最近就發現,許多不肖攤商喜歡在水缸裡加入「魚浮靈」,讓奄奄一息的魚又瞬間充滿活力,不知情的消費者便誤以為魚貨新鮮,殊不知都把有毒藥劑吃下肚,恐怕嚴重影響人體健康。營養師謝宜芳表示,挑選新鮮魚貨除了得睜大眼睛外,建議消費者應盡量避開魚皮、魚內臟和魚脂肪以及魚卵等,更應少吃處於食物鏈頂端的大型深海魚,才能避免將含汞等重金屬的魚類吃下肚。

挑「海鮮」原來是有技巧的!只要3分鐘,教你料理原味蝦!新手人妻,也可以輕鬆上手...

頂級食材吃原味  川燙鮮甜保美味

水產養殖專家李意娟在節目現場示範「3分鐘原味蝦」,以最簡單的川燙烹飪,不僅教大家吃出新鮮與美味,短時間內即可快速上桌,即便是新手人妻,也可以輕鬆上手。

 

 【3分鐘原味蝦】料理方法:

隔袋沖水,蝦子勿直接浸於水中。解凍至可單隻分開後剝落身碎冰,將蝦置入已沸騰的鍋中(約二碗水),不需加任何調味料,烹煮約三分鐘即是最佳美味。

※為了保存蝦身的鮮甜,有包海水,所以裡面有些碎冰狀。

※千萬不要打開袋子用自來水直接沖洗蝦喔!會變得沒那麼甜。

※水煮滾後放入蝦子,大約煮三分鐘至蝦身全部變紅就可以,水裡也不用放鹽。

精彩節目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本周六日晚上21:00的《健康2.0》!

 

健康2.0 Youtube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秋冬之際為許多呼吸道疾病的好發季節,包括新型A型流感,為提升民眾對這項傳染病的防疫認知,疾病管制署今(27)日於官方臉書專頁「疾病管制署-1922防疫達人」舉辦「5要6不 遠離新A流」直播活動,邀請食尚一姐莎莎與防疫醫師蘇家彬,與粉絲線上互動,分享新型A型流感的知識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皮膚搔癢,一定是肝臟不好!」許多民眾都有這樣的想法,認為肝臟不好就無法解毒,導致皮膚發癢。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表示,肝臟疾病確實會導致皮膚異常,例如黃疸或色素沉著,指甲脆弱、杵狀指等,建議出現警訊時要積極就醫,及早找出病因。肝基會表示,除了皮膚發癢以外,下列幾種皮膚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上周四傳出彰化縣達德商工12名學生,接種流感疫苗以後身體不適,其中5人到秀傳醫院就醫,有4人住院觀察,包括1名發燒,3名有手抖狀況。對此,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初步研判應該是校園集體接種導致的暈針反應,常發生於青少年族群,多半是受到旁人緊張情緒影響,和疫苗較無關,並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海外確診COVID-19怎麼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為確保海外確診COVID-19國人返國時之飛航防疫安全,並降低個案入境後發生社區疫情的風險,已於今(109)年6月17日公布海外確診國人之返國條件,包括:發病日至登機日已逾2個月,且症狀已緩解;或距發病日已達10天,且取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