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挑隱形眼鏡只看度數,當心有風險? 驗光專家曝關鍵「學問」

挑隱形眼鏡只看度數,當心有風險? 驗光專家曝關鍵「學問」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般民眾購買隱形眼鏡時,只知道挑選度數,卻忽略不同廠牌的弧度、直徑大小、鏡片透氧度等,這都會影響配戴舒適度,甚至導致各種風險。中華民國驗光生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許正格表示,配戴隱形眼鏡弧度太鬆,會有移位問題;若弧度太緊,則使隱形眼鏡「抓」緊眼球,影響淚液交換,眼睛容易乾澀及缺氧,建議進行專業驗光,才會找到真正配戴不適的原因,保護眼睛健康。

不理會弧度、散光度數 影響配戴舒適及品質
同時具有驗光師(生)證照的許正格理事長指出,許多民眾認為各種品牌的拋棄式隱形眼鏡都是相同size,此為錯誤觀念,其實隱形眼鏡也有尺寸之分,況且每個人眼球的直徑及弧度,皆不相同,因此,透過專業驗光人員教導民眾配戴小秘訣,藉由詢問、驗光、推薦、試戴、追蹤五個步驟,才能真正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隱形眼鏡。

民眾更常見的錯誤迷思,就是不理會散光度數,或自行增減度數,都有可能影響視覺品質。許正格說明,散光不僅有度數之分,散光軸度也有所區別,目前拋棄式隱形眼鏡散光鏡片採用固定規格,無法達到客製化需求,建議購買使用前,應經過專業驗光、試戴、評估後,使用較有安全保障。他也提醒,時下流行的放大片、角膜變色片,並沒有散光片,因此,具高度散光的人較不適合配戴。

清潔保養觀念須正確 降低眼疾風險
許正格指出,民眾常將隱眼日拋當週拋、週拋當月拋、月拋當半年拋,誤把生理食鹽水當成藥水使用,或長時間配戴超過八小時,觀念不正確或清潔保養不當,恐引起眼疾或不適。他指出,日拋鏡片可一次性配戴,使用後即丟棄無須清洗;非日拋型鏡片需以專用藥水或保存液,進行以下清潔保養:
1.清潔雙手
不管是取下隱形眼鏡或配戴之前,請記得先徹底清潔雙手,避免沾染細菌。
2.搓揉與清潔
將1、2滴清潔液滴於鏡片上,以食指「指腹」呈放射狀向外,正反面皆輕搓20至30秒,再以生理食鹽水將鏡片沖洗乾淨。
3.浸泡與消毒
將清潔完畢的鏡片置於鏡片保養盒中,注入七分滿的新鮮保存液,旋緊盒蓋浸泡6小時以上,才可取戴。每次戴上鏡片之後,務必將保養盒中舊的保存液丟棄,切勿重複使用。
4.保養盒清潔與更換
務必每天清潔保養盒,建議每一個月換全新的水盒。平常勿放置於潮濕的浴室環境,避免發霉或滋生細菌,最好放在乾燥處晾乾。

正確取得配戴隱形眼鏡 守護靈魂之窗有保障
一般人把隱形眼鏡當成日常生活用品,隨手在藥妝店都能買到,但隱形眼鏡屬於第二、三級醫療器材,未經專業人員確認下使用,可能造成風險。許正格提醒,切勿購買來路不明鏡片,並認明衛福部或醫療器材許可字號,注意包裝是否有破損情形,同時小心製造日期,不要放到過期,才能安心使用。

眼睛為靈魂之窗,許正格建議,最好每半年至一年定期接受專業驗光檢查,以掌握眼睛狀況、近視、散光與老花度數有無變化,以免視覺狀況出問題,進而影響生活。

「專業驗光改變「視」界 戴隱眼、配鏡更安心」

直播日期:2020年7月23日(四)
直播時間:午間12:30至13:00
活動地點:健康醫療網 FB「健康Live直播」、健康愛樂活(健康醫療網Youtube) 多平台聯合直播
主講者:中華民國驗光生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許正格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7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0)日宣布新增2386例本土病例,95例境外移入,包含82例落地採檢。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土病例的人數增長速度極快,「疫情將有大規模的展開。」而媒體問及「本土病例破萬的時間點」時,陳時中回應「大概是月底。」 今日增加1重症 中症8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部分縣市的「輕症居家照護」已經上路,各縣市也即將施行;同時為了降低119的負荷,個案如有出外就醫需求,可以自己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宣布放寬就醫的交通方式,不論是緊急或非緊急,或是輕症居家照護,都可由親友接送,或是自行前往(步行或開車、騎車)。另外派救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常常會心悸、頭暈?小心你可能是心房顫動患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專任陳志維醫師說明,「心房顫動」是跟老化十分相關的疾病,隨著年紀的增加,心房顫動發生的比率也會增加,若本身是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的患者,也會是心房顫動好發族群。 心房顫動除了會造成心悸、頭暈、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4/20)本土個案新增2386例,相較昨日成長四成;境外移入數則有95例,包含落地採檢82例及13例居家檢疫採檢。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坦言,「疫情發展速度快,估計未來可能病毒傳播可能會更大規模地展開」,呼籲民眾外出時需謹慎以待,戴口罩、保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