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掌握「排毒」原則遠離宿便危機 養出健康好膚質

掌握「排毒」原則遠離宿便危機 養出健康好膚質

圖片/TVBS提供

近年來空污、食安問題頻傳,讓現代人不只連呼吸都吸進毒素,吃下去的食物也有毒。長期下來,體內積存大量的毒素,若是沒有把毒素排出,就容易導致皮膚粗糙、小腹凸、精神差等狀況。皮膚是人體最大器官,適當的流汗可以協助排除體內毒素,當皮膚若出現問題,除了要讓皮膚適度休息,還須從根本改善腸胃菌相。TVBS《健康2.0》節目主持人鄭凱云,就特別邀請來賓分享,毒素累積體內器官時,皮膚的對應症狀有哪些,以及要如何正確有效的「排毒」,才能吃出好皮膚!

在中醫觀點,心肝脾肺腎的最佳修養時機,對應著春夏秋冬,夏天前段養肝,夏天的後段,也就是所謂的長夏,適合養脾。脾在中醫裡面包含了腸胃,中醫師廖婉絨表示:「長夏健脾顧腸胃」,若沒有趁這段時間將脾胃養好,一旦脾胃受濕熱影響不調,肌膚就會容易油膩、長濕疹。胃腸則會有悶脹感,大便軟爛排不乾淨或是排不出來,一旦宿便停留在大腸超過五個小時,就會被反覆吸收,甚至還會導致口臭。要改善便秘的情況,營養師劉怡里表示,「水」、「運動」、「高纖」是解決便秘的鐵三角守則。其中,膳食纖維又可分為「非水溶性」、「水溶性」兩類,劉怡里強調:「香菇就是很好的水溶性膳食纖維食材」,不但能夠刺激、促進腸胃道蠕動,加速糞便排出,對於唾液分泌少、牙口不好的老人家來說好吞又好咀嚼。

掌握「排毒」原則遠離宿便危機 養出健康好膚質

圖片/TVBS提供

另外,人體的排毒器官除了脾胃外,還有肝、腎、以及皮膚。江坤俊醫師表示,人體的四大排毒系統各有所司,每個地方可以排出來的毒素皆不相同,少了任何一項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無法完整排毒。其中,皮膚是人體最大器官,可以說是人的第二個腎臟。夏日炎炎,許多人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內,汗孔不排汗,讓原本該排出的毒素沈積在皮毛之下,時間一長就容易出現皮膚疾病,像是汗腺萎縮,或是在排汗時感到毛孔發癢,都是排汗不足的現象。藉由出汗,能夠排出大量的重金屬,同時也具有調節體溫的重要作用,全身性的健康出汗,就能夠強化現代最欠缺的體溫調節功能與自律神經。中醫師廖婉絨表示,從外在的皮膚症狀,就能看出毒素累積的對應器官,例如:面色白或黃、皮膚乾燥粗糙、皺紋多、皮膚癢皆是肝血虛造成的;易長粉刺及痘痘就是肝火太旺;深層暗瘡可能是腎陽不足。

掌握「排毒」原則遠離宿便危機 養出健康好膚質

圖片/TVBS提供

皮膚科醫師李士虹表示,來診間的病人常常都是沒有讓皮膚適度休息產生了問題,但其實「照顧皮膚健康需先從腸胃開始」。除了讓皮膚適度休息,還需透過飲食調整,改善腸胃菌相,就能提升膚質。想要改善腸胃健康,李士虹建議多吃含有益生菌與乳酸的食物。需要注意的是,補充的益生菌無法在腸道裡長期居住,只能存活三至五天,且同時也要攝取益生元,提供養分給腸內益生菌繁殖,維持良好的菌叢生態,以及腸胃機能。要了解更多有關排毒保健、改善膚質的相關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每週六、日晚間7點《健康2.0》,節目中將有詳盡的示範和解說。

相關推薦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爆發「搶打潮」,大醫院又紛紛打完了!像台大醫院今(19日)就公告公費流感疫苗暫停施打,這已經是10月5日開打以來台大醫院第2度因疫苗用完公告暫停施打。疾管署下午則回應,已協調台北市衛生局每日供應各醫學中心300劑,請民眾務必事前...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單日連爆5境外移入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一口氣公布國內新增5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案536至案540,其中2例自菲律賓入境,其餘分別自法國、印尼及俄羅斯入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案536是因為日前公布確診後二採...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林姿錦/台北報導 崇尚「美白」的時代,愛美人士不只是皮膚要美白,就連牙齒也要美白!近年來明星網紅帶動「陶瓷貼片」風潮,藉由特殊的牙貼,覆蓋在牙齒表面,就能改善牙齒外觀,讓患者重拾自信笑容。但醫師提醒,陶瓷貼片眉角多,得依照患者的身體狀況與生活習慣做適度調整跟保養,才能讓貼片使用年限更...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出現「搶打潮」,不得不宣布緊急喊停50到65歲健康成年人的接種權利,下一個想打卻打不到的族群,可能是他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19)日表示,由於幼兒只能打賽諾菲疫苗,因此目前該類疫苗全數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