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血脂居高不下 連硬漢「館長」都倒下 小心你的身體正在發炎!

網路紅人「館長」陳之漢日前公布他的「全身正子斷層影像報告」,像他這樣的硬漢竟然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等血脂數值超標,等於說體內在發炎!「高血脂」初期沒有明顯的症狀,甚至完全無感,但一發生就可能急性胰臟炎、中風、心肌梗塞,這問題實在不容小覷!TVBS《健康2.0》節目主持人鄭凱云表示,很多人在捐血或健康檢查的時候才發現血脂問題,但其實平常就可以透過飲食改善。並邀請醫師、名廚講解如何保養心血管,教大家用吃的降血脂!

國健署統計資料,2014到2017年間,18歲以上,每5人就有1人有高血脂,許多人在捐血的時候發現問題,血漿呈現白色,其實這種情況叫「乳糜血」,乳糜微粒包含三酸甘油脂、膽固醇、蛋白質,大量存在血液中,飽和脂肪攝取過多、喝酒、肝臟發炎或代謝差的人較易出現,這個就是胰臟炎警訊!胰臟是負責消化脂肪的器官,血脂高就會傷害到胰臟,造成胰臟的突發性發炎,反覆急性胰臟炎就會成為慢性胰臟炎,光是這樣就足以致死,更不用說進展到癌王胰臟癌!

血脂居高不下 連硬漢「館長」都倒下 小心你的身體正在發炎

圖/TVBS提供

家醫科醫師吳佳鴻表示,美國國健署曾提出「治療型生活型態飲食法」並進行研究。研究指出高脂血症、心臟病患者進行該飲食治療後,可在6週之內,降低病患體內約8到10%的壞膽固醇。執行方式除了少吃高脂肪的肉類,攝取適量的膽固醇,並補充DHA、EPA及降膽固醇食物,如酪梨、燕麥、鮭魚等,還需攝取植物固醇,阻斷人體內的固醇接收器,平日攝取三份蔬菜、兩份蔬果及水溶性膳食纖維,也不要攝取超過5克的鹽,就能降低血脂,預防日後心血管疾病的可能。

血脂居高不下 連硬漢「館長」都倒下 小心你的身體正在發炎

圖/TVBS提供

很多人擔心吃含油脂的食物會導致「油上加油」,但其實有高血脂、痛風和心血管疾病的人更該吃好油,像是酪梨的脂肪酸主要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屬於好的脂肪,其成分與橄欖油相似,可以取代不好的飽和油脂,降低膽固醇,吳佳鴻說:「能夠均衡地攝取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血管健康是有益的!」另外,鰻魚富含高油Omega-3,EPA與DHA,EPA,同樣也可以保護心血管。

血脂居高不下 連硬漢「館長」都倒下 小心你的身體正在發炎

圖/TVBS提供

要了解更多心血管保健的相關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每週六、日晚間7點《健康2.0》,節目中將有詳盡的示範和解說。

 

相關推薦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端午節將至,把補骨食材運用在粽子裡預防骨鬆,透過食補讓端午吃粽吃得到健康!中國醫大新竹附醫營養師黃琳惠和黎姵吟提供預防骨鬆四大飲食策略,同時也為民眾設計端午節「補骨健康粽」攻略,利用豆腐及糯米粉,搭配補骨食材內餡,製作有Q彈外皮的鹹粽以及甜粽。 ▲中國醫大新竹附醫營養師黃琳...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國三級警戒第二度延長,且不再公布校正回歸數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21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11例本土個案及3例境外移入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26例死亡。數字減少了,是否代表有好消息?陳時中不敢樂觀,僅說今日確診人數較低,可能與...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邱雯馨報導國內武漢肺炎死亡人數已超過250人,頻頻傳出確診者在家或在檢疫所猝死案例,原因多與「快樂缺氧」(隱性缺氧)有關,病人不會感受到缺氧、呼吸喘的情況,最後會因低血氧危及生命,近日許多民眾為了方便監測血氧,以致血氧機賣到缺貨,倘若買不到血氧機該怎麼辦?YouTube頻道「小護士不要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7)日正式拍板全國三級警戒管制再延長2周,第二度延長,延到6月28日。國健署同步宣布,全國三級警戒期間,民眾外出時應全程佩戴口罩,因此,全國的戶外吸菸區也得全面關閉,否則被抓到脫口罩吸菸一樣依傳染病防治法開罰。 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簡任技正呂孟穎表示,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