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掌握乳癌防護5招 降低罹癌風險

掌握乳癌防護5招 降低罹癌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民健康署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女性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269.1人,其中又以乳癌為女性癌症第一位,新發病例更高達12,672人,換句話說,每天有近35位婦女受到乳癌威脅;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內科教授賴基銘醫師提醒,除了盡量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拒絕菸害之外,就是一定定期「乳房X光攝影檢查」。

2小時3人罹乳癌 又以雙北發生率最高

乳癌除了每年公佈的癌症登記報告數字外,其實更藏有不少警訊,包括乳癌已連續13年位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且每2小時就有3人罹患,其中1人就為30至49歲年輕女性;賴基銘指出,45至49歲則是乳癌發生人數最多的年齡層,主要恐和太晚生育、環境荷爾蒙暴露等因素有關,且又以雙北為乳癌發生率最高縣市,屏東縣與台南市則為死亡率最高縣市。

有家族史不一定罹乳癌 恐與生活環境有關

但臨床上,許多媽媽因為害羞,甚至害怕做篩檢,都不願定期檢查;賴基銘教授表示,像是許多女性以為在家自我檢查就好,其實單靠自我觸診檢查是無法找到早期病灶;且即使沒有家族史,也可能因太晚生育、高油脂飲食、肥胖、抽菸酗酒者等因素罹患乳癌。根據統計,有乳癌家族史的乳癌病患僅佔所有乳癌病患的10至20%,換句話說,大部分的乳癌病患恐與飲食、生活環境等原因習習相關。

乳房X光攝影檢查 助女性及早發現乳癌

預防勝於治療,除了透過良好的生活習慣達到乳癌防治,最關鍵仍是得定期篩檢;賴基銘教授表示,目前以乳房X光攝影檢查為主要篩檢方式,尤其高危險族群或有家族史的30至40歲女性,建議可提前自費接受檢查;若為40歲到44歲的女性,且有乳癌家族史,則可接受國健署補助每兩年一次的檢查;45歲以上女性,則享有每兩年一次的檢查。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乳癌五年存活率90

研究顯示,乳房攝影檢查可降低40%死亡率及30%晚期乳癌發生,不僅能早期發現異常鈣化點和摸不到的乳癌,尤其年輕女性的乳房乳腺較緻密,透過乳房超音波的輔助,也能發現乳房中是否藏有腫塊;賴基銘教授呼籲,乳癌因篩檢而發現的個案,高達8成5以上屬於早期乳癌,因此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乳癌五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建議女性們應把握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適齡生育、適時放鬆以及定期篩檢等乳癌防護5招,才能真正降低罹癌風險。

【延伸閱讀】董娘血糖飆高住院 胰島素治療化解危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2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人工植牙是非常專業的技術,不論植牙術前、術中或術後過程都不可輕忽,每個環節都是影響植牙成功與否的關鍵。長期以來,EXE深耕植牙專業技術並努力提升患者舒適度,總院長朱育德醫師在植牙領域榮獲「華人技術品質保證金像獎」,同時EXE牙醫師私房摺收式刷牙漱口組也獲得「台灣品質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年節將近,後疫情時代的來臨,也為許多人的工作與生活帶來改變。適當運動是個良好調整生活型態與釋放壓力的方式,如果平時沒有運動習慣,不知道怎麼開始,或是擔心不知道要使用哪些工具來運動的話,健走就是一個簡單入門又好上手的運動,除了下肢肌肉訓練、心肺功能強化也能增強身體健康並提升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經歷最近一波波的寒流,這冷吱吱的天氣,對民眾的健康甚至農作物都造成危害,也讓我們正視氣候變遷的影響。其實愛護地球,只要從調整我們日常飲食做起,就可以減少碳足跡和溫室氣體排放,對維護健康也很有助益。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邀請大家不妨從新年圍爐開始,改...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除夕夜新冠疫情持續傳出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揮中心今(11)日發布,新增1例境外移入(第923例),由法國入境,居家檢疫出現症狀,核酸檢疫與血清抗體檢查值觀察,研判在國外感染1個月以上,因在檢疫檢疫採檢確診,未接觸到社區民眾,未匡列接觸者。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9...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