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排便聖品恐害流產!蘆薈新禁令限品種限量 全面標示「孕婦忌食」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蘆薈是眾多愛美人士眼中的「排便聖品」,坊間也有不少主打蘆薈成分的膠囊、錠劑,但懷孕婦女卻得格外小心!由於可能暗藏刺激子宮收縮、流產等風險,食藥署今(8)日重新預告訂定「食品原料蘆薈之使用限制及標示規定」草案,後年起,不但只允許2品種的蘆薈葉、經完全去皮後才能加工使用,且蘆薈素(aloin)的含量不可以超過10ppm之外,更要求全面標示「孕婦忌食」警語。

蘆薈在國內使用廣泛,常見一種是直接去皮、取下透明的果肉丁用於飲料、優酪乳等食品當中;一種是做為錠狀、膠囊,主打助排便順暢,食藥署掌握現有數十個產品主要都自美國進口。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家鼎表示,蘆薈目前是食藥署「可供食品使用原料彙整一覽表」中「草、木本植物類(2)」列載的品項,而蘆薈葉主要含有的活性成分為蘆薈素,是屬於羥基蒽類衍生物(hydroxyanthracene derivatives)的一種,國際間已有相關科學研究報告指出,長期食用含羥基蒽類衍生物的食品或膳食補充品具有安全上的疑慮,可能引發肝腎毒性。

另一方面,廖家鼎說,國外研究也發現,針對孕婦部分,如果蘆薈的綠色外皮未確實被完全清除乾淨,可能刺激子宮收縮,導致流產。

因此,食藥署新的草案規定,未來蘆薈要當作食品原料,不但必須是費拉蘆薈(A. vera)及好望角蘆薈(A. ferox)品種的葉子,且須確實完全去皮後,才能加工使用;此外,進一步規範使用蘆薈葉作為原料的食品,蘆薈素(aloin)的含量不可以超過10ppm外,還必須標示「孕婦忌食」警語字樣。

廖家鼎指出,不過去年底歐盟研究顯示,如果蘆薈素在1ppm以下,風險極低,可以忽略,所以只要產品檢具經檢驗機構檢驗所含「蘆薈素」含量低於1ppm的分析證明者,得免標警語。草案預定自2023年1月1日生效,但國產產品的製造日期或進口產品的輸入日期於草案生效前者,可繼續販賣至其有效日期屆至為止,未來經查獲食品所使用原料不符規定者及未標示警語者,皆可開罰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爸爸駝背、兒子下背痛… 非過勞!一家竟全是僵直性脊椎炎

禍首指向Delta!幼兒園病童最新病況 羅一鈞曝集中這4種症狀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綜合報導 近日屏東連日「+0」的情況被打破,其最主要原因是一對從祕魯返台的組生所致。沒想到經過衛生局調查後,發現患者竟與祕魯變種病毒Lambda有關,由於傳染力較強,引起台人相當關注 近日除了英國、南非、莫斯科以及印度等地出現變種。祕魯也經傳出現新冠病毒變異株「Lambda病毒...

閱讀詳情 »

【記者 陳顗喆/台北 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表示,「民眾使用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指引」已於6月19日公布(詳如新聞稿附件)。為利民眾居家正確自行檢測,指揮中心再次提醒民眾使用家用快篩試劑相關流程與注意事項。 指揮中心指出,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可由醫療器材販賣業者、...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李新琳/台北報導 連續2天確診個案數又微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公布國內新增13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29例本土個案及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6例死亡。陳時中坦言,這2天的案例,又有微幅的起來,但從整體來看趨...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雄市長陳其邁為了「疫調不實」一事摃上新北市,甚至跟恩主公醫院隔空互轟,究竟誰對誰錯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4)日表態站在陳其邁這一邊。陳時中說,針對相關醫院,「確實我們認為第二波產生第二個、第三個確診者時,沒有把風險人員列入居家隔離」,「這一定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