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接種疫苗後竟突發性耳聾? 疫苗副作用中醫緩解別恐慌

接種疫苗後竟突發性耳聾? 疫苗副作用中醫緩解別恐慌

【NOW健康 黃育成/台北報導】目前全台接種Covid-19疫苗覆蓋率已超過5成,不過關於接種後的反應熱議不斷,1名36歲男性於今(2021)年6月注射疫苗後,突然出現耳鳴、聽力下降、眩暈等症狀而緊急就醫,被醫師判定為「突發性耳聾」,有民眾擔心注射疫苗會出現相同副作用,收治該名患者的中醫師高資承表示,其發生率極低,且並非不治之症,民眾不必過於恐慌。


耳中風影響聽力功能 中西醫治療方式各不相同


高資承說明,突發性耳聾(俗稱耳中風)屬於耳鼻喉科的急症,如患者在3天之內做聽力檢查,有連續3個頻率的聽力下降超過30分貝,即為神經性聽力損失的耳中風耳中風的發生率在台灣約為10萬分之5至20,發病年齡大多介於40到60歲之間,且多發生於單耳聽力下降,鮮少有雙耳同時發生的情況,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眩暈、耳朵悶塞感等併發症狀。


目前醫界對於耳中風的致病原因仍沒有定論,僅有10%至15%的耳中風能找出原因,像是病毒感染、外傷或心血管病變所造成,西醫通常以抑制內耳發炎的類固醇藥物治療,搭配血管擴張及血漿擴張劑增進內耳循環,臨床上約3成患者可恢復一定程度的聽力;中醫則多半採傳統針灸合併內服中藥,針對耳朵附近的穴道,如耳門、聽宮、聽會、率谷等穴道進行針刺,但效果因人而異。


山元式新頭針療法改善耳中風 把握黃金期增加改善機率


另有結合中西醫治療原理的「山元式新頭針療法」,是由日本宮崎縣山元敏勝醫師所研發,在世界各地已廣泛使用近半世紀,有別於傳統中醫針灸,「山元式新頭針療法」是在與身體各部位相對應的刺激點上施針。高資承進一步表示,「山元式新頭針療法」對於中風後遺症、急性多發性神經炎、帕金森氏症等,皆有良好改善,據臨床統計顯示,患者在耳中風病發後2周內接受山元式新頭針療法治療,改善機率逾7成6。


前述患者在注射疫苗後出現耳中風、耳鳴及眩暈等症狀,初步經西醫以類固醇治療後仍不見好轉,又透過友人的介紹,轉而接受山元式新頭針療法,高資承指出,在經過2個多月,每周2至3次、共12次的療程,該名患者的聽力已改善,眩暈、耳鳴等症狀也消失,並逐步回復以往的生活品質。


高資承提醒,雖然目前導致耳中風的原因不明,且秋冬時節是發病的高峰期,這段期間須特別留意,至於年輕患者罹病原因則常與作息不正常或生活壓力大有關,一旦出現單側耳朵聽力減退,或是完全聽不到的症狀時,應立即就醫診斷,把握發病2周內的黃金治療期。


更多NOW健康報導
▸腎結石不治療恐走上洗腎人生 內視鏡手術終結深層結石
▸耳鳴眩暈齊發威恐梅尼爾氏症作祟 內耳淋巴水腫是元凶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臭氧層破洞,讓照射進地球的紫外線愈來愈多,不少民眾為了預防曬傷、曬黑,都會勤擦防曬產品,但除了勤擦防曬乳外,到底還有什麼防曬方法呢?!皮膚科醫師建議,穿戴具有抗UVA或UVB的衣物,也可達到防曬效果。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除了塗抹防曬產品等化學性防曬外,戴帽子、太陽眼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你會常常爬樓梯覺得喘?才剛開始上班,就哈欠連連,做事提不起勁嗎?可千萬別輕忽這些健康小徵兆,有可能是因為體內的核酸不足所造成!醫師指出,當體內核酸不足,會引起許多健康不良效應,最好是能適時補充核酸,而在食物中核酸含量最豐富的就是鮭魚子。DNA核酸(deoxyribonu...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妳還在熬夜看球賽嗎?小心內分泌失調,肌膚變得乾巴巴!世界盃足球賽決賽將於下周一凌晨登場,由德國出戰阿根廷,不但男性準備熬夜觀戰,不少女性球迷也打算盯著電視。不過,中醫師提醒,熬夜恐導致內分泌失調,容易使皮膚乾燥暗沉,提醒女性朋友,可別為了看球賽,變成皮膚乾巴巴的大嬸。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現代人外食情形嚴重,三餐老是在外者更是不少。外食族普遍肉吃太多、菜太吃少,若再喝杯含糖飲料,一餐下來的熱量往往超過一天所需,長期下來不但體重增加,罹患三高疾病及癌症的風險也大幅升高。營養師建議,盡量減少外食次數,並以水或無糖高纖飲品取代含糖飲料,增加膳食纖維攝取。營養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