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接種BNT疫苗後要注意什麼? 醫列5大症狀+1避免行為

接種BNT疫苗後要注意什麼? 醫列5大症狀+1避免行為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疫情持續延燒,各國致力提升疫苗覆蓋率,施打年齡層也逐漸下修,為嚴堵疫情在校園擴散,衛福部及教育部共同規劃為12歲至未滿18歲的青少年進行BNT疫苗校園接種服務;然而,不少家長既希望孩子能盡早接種疫苗,同時又擔憂BNT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BNT疫苗通過緊急使用授權 安全且避免染易併發重症

對此,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沈君毅醫師指出,歐美及台灣疾管署皆已通過BNT疫苗於12歲以上青少年的緊急使用授權,故基於臨床試驗證據,BNT疫苗是安全且有效的,呼籲青少年依據指引放心接種。

沈君毅醫師說明,雖然青少年染疫後多為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但仍具有傳染力;且兒童或青少年感染新冠肺炎後,併發新冠肺炎長期症狀(Long COVID)的機率高達2-13%,其症狀包括疲憊、專注力下降、頭痛等極多樣化,及早接種疫苗,也可免於此併發症的產生。

新冠疫苗普遍存有副作用 出現5大症狀快就醫

針對最令民眾憂慮的疫苗副作用,沈君毅醫師提及,不論接種何種疫苗多少都存有副作用,而這些不舒服的情況也代表著保護力正在提升。接種BNT疫苗常見副作用,如:疲憊、噁心、頭痛、肌肉痠痛、注射處疼痛等,這些不適症狀多會隨時間逐漸緩解。

不過,當服用退燒止痛藥後,症狀仍未改善,甚至伴隨胸悶、胸痛、呼吸喘、運動不適、暈眩等情形,則可能為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徵兆,須立刻就醫。

接種疫苗注意事項 多休息、避免劇烈運動

至於施打疫苗的注意事項,沈君毅醫師提醒,只需規律作息、避免接種在前、後幾日劇烈運動,把接種疫苗當成日常生活一部分即可,不需過度緊張。值得注意的是,完成疫苗接種並不等於百分之百的保護,仍需落實勤洗手、正確配戴口罩等防疫措施,才能真正隔絕病毒危害。

【延伸閱讀】

低侵襲性的微創治療主流 放射線介入性治療技術多樣

Delta變種病毒威脅大 醫:疫苗有效性減弱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46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芊聿/新北報導】新北市1名30歲邱姓孕婦臨盆在即,日前至醫院中醫部看診向醫師表示,之前第1胎在家坐月子時家人在中藥房買了生化湯,並吃了快1個月的麻油湯品,覺得體質變得比以前燥熱,且容易便秘、口乾舌燥;目前第2胎,希望產後坐月子可以用正確的方式以中藥、藥膳做調理。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今年諾貝爾獎得主的發現揭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適應機制之一。」2019年諾貝爾獎生醫獎揭曉,頒給了英美3名科學家,他們發現了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的變化,揭露重要且基本的生理機制,更影響了貧血、癌症等藥物開發。英國皇家學會會長Venki Ramakrishnan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年約50歲在早餐店工作的王女士,近兩個月來感到雙手手指及手掌麻木,工作或騎機車等紅綠燈時,常需要甩甩手緩解麻木情形。近日甚至連開寶特瓶瓶蓋都需他人代勞,至朴子醫院復健科求診,經醫師診斷為「腕隧道症候群」。衛生福利部朴子醫院復健科羅嘉元醫師表示,腕隧道症候群典型症狀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家庭事業二頭燒 中年婦女臉頰鬆弛下垂激增今年38歲的李小姐從事保險業務工作,年輕時因衝刺事業,每天騎機車在外打拼,加上卸妝不夠徹底,臉上肌膚顯得粗糙、暗沉;生完小孩後,工作家庭兩頭忙,體重也暴增,臉頰更出現鬆弛下垂,為了找回美麗自信,趕緊到醫院美容中心求助。知名地區醫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