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接種疫苗有哪些副作用? 多加留意免擔憂

接種疫苗有哪些副作用? 多加留意免擔憂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近年來實施全面性預防接種,許多傳染病也幾近消失,但少數幼童卻在注射後產生不少的反應與副作用,讓許多父母不知所措。基隆市中正區衛生所張文龍主任指出,一般而言,打完預防針仍可照常洗澡,不需過度憂慮。然而各種疫苗都可能有輕微副作用發生,像是發燒、注射部位局部腫脹、發紅、結硬塊等常見症狀。
接種疫苗後可能的全身反應
一般不良反應可分為全身性及局部性。全身性的不良反應包含:

1. 發燒:幾乎所有疫苗都可能引起幼童輕微發燒,多半於1~2天就會消失,可多給予幼童水分或奶水;但若體溫高於攝氏38.5度,就應盡快就醫。

2. 尖叫、嗜睡、躁動不安:這些神經性反應也是以五合一疫苗最常見,尤其是其中的百日咳疫苗成份最容易引發,但症狀也是1~2天就消失。

3. 還有其他少見反應:如痙攣、腦膜腦炎、全身性皮疹,應立即送醫治療。

各種疫苗的局部性反應

1. 卡介苗:注射部位可照常沐浴,淋浴後以棉花棒將水分吸乾,如果有膿泡或潰爛時,不必擦藥或包紮,若不小心弄破膿泡,只需擦乾並保持乾燥即可。

2. B型肝炎疫苗:接種後的保護效果非常好,而且副作用很輕微,最常見只是注射部位紅、腫、痛。

3. 五合一疫苗:接種後1~3天可能發生注射部位紅、腫、熱、痛等發炎性反應,嚴重的話會有蜂窩組織炎、骨髓炎的併發症。

4.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少數人可能會注射部位紅、腫、痛,通常1~2天後會恢復。發燒、倦怠等嚴重副作用極少發生。接種後如有持續發燒、嚴重過敏反應,應儘速就醫。

5.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注射後應多喝開水,少出入公共場所,避免感冒,如果在注射後1~2天有發燒,應立刻就醫診治。

6. 水痘疫苗:接種後接種部位可能有紅、腫、痛等局部反應,可能有輕微發燒,偶有高燒現象。接種後一個月內可能產生輕微水痘症狀,但是發生機率很低。

不必過度擔心副作用

張文龍主任提醒,不論在衛生所或醫療院所注射疫苗,施打後一定都有專業醫護人員進行衛教,爸媽不必過度擔心施打疫苗可能發生的反應,亦可索取疫苗接種注意事項衛教單張,注意幼童施打後的情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4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未時,是下午一點到三點的時段,這時候也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我們適合做什麼才能保養好身體呢?     小腸主消化與分類,將消化後的營養輸送到脾,殘渣則送到大腸。   中醫認為小腸功能正常時,大小便皆通順,若不正常則會影響排泄。   小腸經失調也可能引起臉頰腫、咽...

閱讀詳情 »

於女人的乳房,男人同樣也有發言權。他們有所要求,也願意貢獻力量。事實上,男人的貢獻,並不小於女人自己所做的努力,男人的愛撫是最有效的豐胸按摩,高質量的按摩勝過任何一道豐胸食譜。   醫學根據:按摩至少可以防治乳腺增生及乳腺良性腫塊和乳腺纖維素瘤,還能防止乳腺管堵塞,並...

閱讀詳情 »

連豆芽菜也黑心!中市檢警及食安稽查小組查獲1家地下豆芽工廠違法以低亞硫酸鈉漂白豆芽菜,既可長時間保鮮,而且賣相更好,中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邱惠慈表示,低亞硫酸鈉含有二氧化硫成分,長期食用將使呼吸系統受損、誘發氣喘、咳嗽等症狀,並惡化支氣管炎及心血管等疾病,不可不慎;建議民眾避免購買外觀太白、太漂...

閱讀詳情 »

山藥有長薯、田薯、淮山、山薯等稱呼,大部份人都知道山藥黏滑的肉質對腸胃有保健作用,但可能不知道,若經過高溫烹調,效果就會打折扣,所以山藥最好生食或不要烹煮太久。●盛產季節 秋、冬、春;9月至4月 ●主要產地 基隆、台北、新北市、嘉義、恆春 ●常見種類 日本山藥 進口自日本,體型比一般土山藥較細長,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