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接觸感染威脅武漢肺炎疫情 新加坡研究:洗手勝口罩

接觸感染威脅武漢肺炎疫情 新加坡研究:洗手勝口罩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COVID-19(武漢肺炎)院內感染事件不斷傳出新患者,醫院感染管理與醫護人員安全成為各方注目焦點。新加坡一份針對武漢肺炎研究發現,全副安全裝備醫護人員,短暫進入隔離區,防護衣竟然沒檢出病毒,反而是隔離室內部各用具表面都有病毒蹤跡,換句話說,洗手比戴口罩更能預防武漢肺炎。

 

針對新加坡研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解釋,研究團隊在兩間負壓隔離病房內與外都採檢,都有入住武漢肺炎病患,一間在未清潔狀況下採樣,另一間在充分清潔消毒狀態下取樣,發現未清潔負壓隔離病房內,不論地板、馬桶、洗手台、把手多處都有病毒蹤跡,另一間則幾乎沒有。

 

張上淳強調,研究團隊也採樣負壓隔離病房的空氣與隔離區外部空間,兩間都沒有發現到病毒,甚至在醫護人員防護衣、N95口罩、面罩採樣,也都沒有找到病毒,也就是說,短暫接觸武漢肺炎病患,病毒不容易直接跑到他人身上,反而雙手不小心接觸到遭受汙染物品表面,如果沒有充分清潔,比較容易感染

 

張上淳補充,台灣武漢肺炎醫院感染事件,在指標個案第34例患者確診前病房,確實採檢到包含扶手、地板、廁所都有病毒汙染;清潔頻率比較高的急診室,就找尋不到病毒蹤跡,也因此可以推斷,武漢肺炎在充分清潔消毒下,可以有效降低病毒威脅,就算武漢肺炎短時間經過,也不見得會留下病毒。

 

藉由新加坡研究能夠發現,保持雙手乾淨與環境規律清潔,就能大幅降低武漢肺炎感染威脅。即便疑似或確診患者短暫經過,如果能夠做好基本防護,在通風良好環境下,甚至可以不一定要戴口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環境中只要手可以觸碰地方,都應該加強清潔與消毒,同時保持勤洗手習慣。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雞湯營養豐富又美味,許多家庭把雞湯當作滋補的佳品,同時家中有病人時也往往熬一鍋雞湯作為補品。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宜喝雞湯,因為雞湯內所含的營養物質,是從雞油、雞皮、雞肉和雞骨內溶解出的少量水溶性的小分子蛋白質、脂肪和無機鹽等。湯裡所含的蛋白質僅為雞肉的7%左右,而湯裡的雞油大都屬於飽和脂肪酸。所以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調查顯示,幼兒園平均每週供應6次高油糖鹽方式烹調的菜餚、4.5次高油糖鹽點心。由於2~5歲是飲食習慣建立的關鍵期,民間團體呼籲,主管機關應訂定幼兒園餐點營養標準,減少供應高度加工的食品,並多供應蔬菜、水果和全穀根莖類食物。日前曾有家長出面指控,幼兒園提供的兒童飲食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50多歲的陳先生,先前參與糞便潛血檢查,發現呈陽性反應,到醫院求診並接受大腸鏡檢查,在乙狀結腸處發現超大的有莖型息肉,大小接近4公分。最後透過大腸內視鏡息肉切除手術,一般術後不必住院,但為安全起見,陳先生住院2天觀察,出院後恢復情況良好。負責診治這位陳先生的安南醫院消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