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8婦女節關心姐妹們健康 從了解女性生理期開始

38婦女節關心姐妹們健康 從了解女性生理期開始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本周日是3月8日婦女節了,關心女性朋友的健康,就要從生理期開始。生理期是所有女性長期惱人的困擾,在內分泌作用下,大約30%至40%女性會有經前綜合症(PMS),心理上容易憂鬱、憤怒、不安、焦躁,生理上乳房漲痛、胃漲、關節與肌肉疼痛、頭痛、體重增加、手腳腫脹等,情緒與身體不舒服交互影響下,嚴重拉低生活品質,工作效率也會受拖累。

 

日本聖路加國際醫院(聖路加国際病院)副院長百枝幹雄,在日本NHK健康頻道解釋,經前綜合症(PMS)引發直接原因不明,但推斷與黃體素有關,黃體素會讓子宮內膜增厚,增加受精卵成功著床機會。

 

黃體素大量分泌 可能引起經前綜合症

 

百枝幹雄說明,排卵期後體內黃體素分泌增加,身體會為了懷孕準備,食慾增加、基礎體溫上升,水分抑制排出等,如果沒有懷孕,身體黃體素會迅速減少分泌,讓不需要的子宮內膜排出,也就是生理期。身體會在黃體素快速分泌時,出現水腫、頭痛等許許多多症狀。

 

百枝幹雄解釋,黃體素、血清素、正腎上腺素等激素,是大腦神調整情緒的物質,黃體素快速增減情況下,神經會變的很敏感,心情也很容易跟著起伏,因此生活壓力與節奏,也會讓經前綜合症症狀更明顯,例如環境巨大改變、對自己太過嚴格不想失敗的情緒、紅茶咖啡酒精飲料喝太多、太疲憊體力不足等。

 

改善經前綜合症 從紀錄生活開始

 

百枝幹雄強調,針對經前綜合症治療,會從3個層面切入,分別是紀錄、生活指引、與藥物。首先,患者必知道須自己的經前綜合症病況,每天都要記錄身體狀態,例如症狀嚴重度、展現方式、發生時機等,根據身體症狀調整工作或家事等負擔,讓身體能夠適應調整。

 

再來,充分睡眠、適度運動、壓力減輕等,讓生活品質改善非常重要。而咖啡或紅茶等咖啡因含量高的飲料,以及酒精飲品,都最好要減少攝取,如果有吸菸習慣或喜歡吃甜食,也要有所限制,相關症狀就能夠得到緩解

 

低劑量避孕藥物能改善症狀 但必須按醫生指示

 

百枝幹雄補充,在藥物使用下,如果情緒不佳和對很多事都感焦躁不安,可能會使用精神安定藥物,針對水腫會給予利尿藥物,部位疼痛會給予止痛藥,看看能不能解除。如果仍然無法改善,可能使用低劑量的避孕藥,來調整荷爾蒙,但必須按照醫生指示正確使用,否則荷爾蒙平衡可能會崩壞。

 

婦科醫生提醒 作息不正常易好發

 

台灣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呂彥鋒表示,經前綜合症常發生在壓力大與生活作息不正常族群,雖然目前沒有找到實際原因,但經前症候群正好出現在黃體素大量分泌時,因此推斷荷爾蒙平衡打破,讓交感神經容易受到刺激,所以有情緒不佳、頭痛水腫、體力不足等症狀。

 

充足休息與運動 營養均衡能改善

 

呂彥鋒強調,臨床上發現,經前綜合症容易出現在生活作息不正常族群,特別是睡眠不足、營養不均衡、運動不夠,因此要改善相關症狀,首先就應該改變生活作息,讓身體能夠有時間充足休息,減少喝咖啡因與酒精飲料,培養良好運動習慣,就應該能減少大部分不適,降低病症發生機會。

 

除此之外呂彥鋒補充,部分研究發現,適量補充鈣片、維生素B6、維生素D、維生素E,有助於改善經前綜合症,如果生活調整成效不佳,醫生會開立藥物先針對症狀緩解,假使仍然引發困擾,就可能使用進一步藥物,但任何藥物都必須在醫生指示下使用,最好不要自行服用。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年近50歲的陳小姐,突然發現右耳聽不見聲音,經核磁共振和抽血檢查皆無任何發現,最後確診為突發性耳聾,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林政憲主任表示,突發性耳聾即為突發聽力受損,大多數病人有聽力減退、耳鳴、眩暈的症狀,屬於常見的耳部疾病,治療方式多,但療效仍不明確,許多病人仍持續為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有發現孩子已經兩歲還不會說話,或是已經三歲的孩子還只會說疊字嗎?小心都可能有發展遲緩的現象!彰化醫院復健科主任廖宜新指出,若孩子2歲還不會講話,或過了3歲還無法表達出完整句子,就可能有語言發展遲選疑慮,得盡快尋求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評估,交給專業去評估治療,因為有時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最近有藝人的欠債新聞不斷出現在媒體上面,令人不解的是,明明是很會賺錢的人,何以會欠下這麼鉅額的債務?有一段時間我參與卡債諮商的工作,發現很多人之所以會積欠大量的債務,主要原因其實跟人格特質與用錢態度息息相關,有時反而和經濟景氣沒有那麼大的關聯,大體來說,背債族的人格特質有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自5月下旬至8月下旬這段期間,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採取的居家防疫措施,不僅改變了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模式,也影響了生活習慣和作息,許多人甚至日夜顛倒,養成晚睡習慣。在陸續回歸職場、學校的規律生活後,仍因一時半刻無法調整而感到壓力大、甚至影響情緒? 每天只要提早1小時上床&n...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