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控糖迷思六大寇中招恐猝死

控糖迷思六大寇中招恐猝死(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糖尿病患對於控制血糖,有些消極,有些積極,但積極的方法要「正確」,否則恐怕會讓血糖值更不容易控制!糖尿病患時常口耳相傳,那個不能吃,這些不能碰,白飯量要少吃、紅心芭樂要多吃,更極端者還跑去參加各種以宗教名義所舉辦的戒斷營,書田診新陳代謝科醫師洪建德說,這些控糖手法,都可能讓血糖更加不穩定。

 在門診多年,洪建德提出於門診中,時常看見的錯誤控糖個案,他說,在台灣,打胰島素會讓腎臟病變,要淪為洗腎的錯誤觀念更是甚囂塵上,呼籲民眾別被以下六種迷思給騙去:

1) 少吃飯能降血糖?/少吃飯會減少澱粉的攝取,但人類需要的熱量一半需要來自澱粉,以便分解成葡萄糖。人體需要葡萄糖,就像汽車需要汽油,沒有葡萄糖,大腦與神經細胞第一個受制、受損,還有紅白血球功能有降低。

葡萄糖不足時,人類會饑餓,心慌,失神,甚至於易生侵犯性語言與行為,以肉類代替澱粉會發生氮血症,長久損壞腎臟功能,上昇膽固醇,增加尿鈣流失。

2)少量多餐也不是個正確的做法/正常一餐約需要6小時才能完全消化、完整代謝完畢,一波還沒結束,一波又起,容易產生胰島素阻抗、葡萄糖耐量異常與高脂血症。

3)每天吃紅心芭樂,會降血糖?/紅心芭樂也有熱量,且多吃傷胃。影響血糖主要是食物中的澱粉,而非單醣或雙醣,芭樂含較多單、雙醣,少含澱粉,且臨床實驗顯示,芭樂各部位並無降血糖效果。

4)冬粉取代米飯降血糖?/冬粉烹煮過程中比米,吸水多,而達到熱量密度低,但消化變快,容易引起高GI,易餓,造成計劃外多吃進食物。想要維持長效的、穩定的、低GI的、可以配合多元好吃副食的主食,就是米飯,因此不建議用冬粉取代米飯。

5)透過斷食,只喝檸檬汁?/早期糖尿病斷食,危險性雖很小,但是失控、未治療、沒檢驗的病人,血糖本來就很高,再經斷食,可能會造成酮酸中毒,或高滲透壓高血糖症,急性猝死的危險大增。

其實飲食自我少吃就好,不必花錢去參加,跟治療團隊學好熱量計算才是王道,一勞永逸。再說人體排毒一分一秒自動進行,不會因為斷食檸檬更有療效。

6)不要打胰島素,打久了會洗腎?/研究指出,早期打胰島素,洗腎機會降低,神經性病變機率也會降低,胰島素可以減緩慢性病併發症外,還可以減輕末期肝病、老人痴呆症、胰島素剩餘分泌功能、胰島素阻抗,後兩者會使得血糖正常後的患者,減輕劑量,甚至停用胰島素。

洪建德呼籲,到病房問一問,急慢性併發症或衝急診的,極多數都是被不正確觀念,越搞越糟的受害者。接受自己的遺傳與坦然看清自己飲食習慣,毅然學習控制基本技術與知識,糖尿病患也可以過和一般人一樣的生活,只有計劃,沒有限制,對於在公園、候診間流傳各種控制血糖的秘方或網路小道,要特別當心。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暑期旅遊旺季,東南亞區域為登革熱與茲卡病毒警示區,夏日偶有大雨,為避免國人出遊境外移入疫情,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出遊必做好防蚊措施,並應加強戶外環境整理,徹底消除病媒蚊。返國後民眾若有疑似症狀應盡速就醫。 避免疾病傳播要隨時清除積水容器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主任秘...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吃蛋差點吃出人命!一名10歲女童在家因出現高燒、拉肚子,到院檢查沒想到已經引發嚴重腹膜炎,兇手竟是沙門氏桿菌感染,女童腸子甚至因此破了一個大洞。詢問之下才發現,原來女童全家每2個月就會吃掉一簍蛋,女童幫忙打蛋時可能因為手沒有洗乾淨,把沙門氏桿菌一起吃下肚才導致感染。...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台灣每3人就有1人飽受過敏性鼻炎困擾,發作時每天甚至有1/4上班時間無法專心!35歲的業務員趙先生罹患過敏性鼻炎逾5年,晚上睡著後會因為無法呼吸而醒來,導致每日幾乎都在凌晨4、5點才入睡。白天更好幾次因為精神不佳錯過與客戶的約定。醫師指出,過敏性鼻炎對生活影響比糖尿...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國人10大死因中有6項直接與吸菸有關,逾半死亡的元凶都是吸菸,且為配合長期照顧服務法規定,菸酒稅法自上月開始施行,專業醫師呼籲癮君子,及早戒菸才能兼顧荷包及財富健康。   4周藥品最多只要自費200元 許多醫院都有提供戒菸門診,新營醫院家醫科侯昂廷醫師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