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搬運重物練出「背肌」? 醫:長期負重恐「不舉」

搬運重物練出「背肌」? 醫:長期負重恐「不舉」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長期背負重物嗎,小心恐埋下翼狀肩胛症的危險因子,一名40歲搬家工人,因長期背負重物上下樓梯,看似練出一身肌肉,但其實這幾年來不僅左右上臂都出現漸進性無力舉高,甚至只能到平舉的角度,但雙臂無麻木感,且舉起上臂僅微微痠痛,肩關節也未有嚴重疼痛,因此未及時就醫,直到近來進一檢查,醫師發現患者舉起雙上臂以及雙臂推牆壁的動作時,背後兩側肩胛骨都明顯向後突出,確診為翼狀肩胛症狀。

翼狀肩胛症得積極治療 嚴重恐神經永久損害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鄧浩文表示,主要因長胸神經從脖子延伸到胸壁,而肩胛骨則靠三條肌肉支撐,其中前鋸肌是受長胸神經支配,這時若長胸神經受損,就會造成肩胛骨的前鋸肌無力,導致肩胛骨往後突出;患者背部會有如長出翅膀般,也會因肩胛骨無法固定,上臂舉起的活動範圍也因此受限。

患者因從頸椎穿出來的長胸神經受損,導致前鋸肌嚴重萎縮,促使雙臂無力舉高,屬於嚴重的神經傷害,得進一步接受治療,否則恐使神經與肌肉形成永久損害;鄧浩文醫師解釋,包括直接外傷、手術或其他長期反覆性的拉扯或壓迫等,都可能因上臂過度拉扯或負重造成長胸神經受損,但臨床上患者多發生於右手出現神經麻痺,此個案則為兩側長胸神經同時受損,屬於較少見案例。

嚴重翼狀肩胛症 得採手術神經減壓治療

治療上,透過復健科物理治療後,都有機會改善症狀,除非症狀較為嚴重,則建議採以手術神經減壓治療;鄧浩文醫師提醒,像習慣重訓、健身或需要長期肩臂負重的人等都屬於高危險族群,若發現上臂舉不高,且推牆時背上宛如有翅膀跑出來時,就應進一步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導致神經與肌肉永久的損害,得不償失。

【延伸閱讀】

「防異」不成 30歲女險做肛門造口毀自信人生!

葉克膜、心室輔助器、全人工心臟怎麼分? 醫師解析心臟輔助儀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6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一提到高血壓、高血脂、肥胖、失智,許多人都會聯想到心血管疾病,近期有研究指出,椰子油不但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連帶還有防失智、減肥的功效,坊間也因此出現許多相關產品,然而,醫師及營養師表示,一段時間內只攝取同一種油,未必是營養最佳的攝取方式。 好壞膽固醇都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明明沒有吃很多,但卻仍然身體腫得不得了,甚至有「喝水也會胖」的感慨!殊不知,如果身體中的白蛋白低下,確實會使得身體易於水腫,而且減肥不會成功,更有可能肝腎功能不好,還有很多疾病。選「腫」者 白蛋白濃度較低身體水腫一定是有原因的!根據美兆數據資料分析發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名45歲科技公司總經理從國中就有高度近視,近視約一千度,10年前開始出現散光,近幾年來,散光越來越嚴重,晚上開車時,連車前5公尺都看不到,好幾次險釀車禍,最後只好求助眼科醫師,接受進一步治療。 年長族群 散光比率達75% 敏盛醫院眼科主任賴威廷指出,近視、遠視、老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家有三歲以下嬰幼兒的家長注意了!小兒科醫師提醒,因為三歲以下第一次打流感疫苗得要接種兩劑,而自從公布開放全民免費接種流感疫苗後,使得疫苗都快要打完了,接種前最好先確認是否還有疫苗可以接種。 流感疫苗快要打完了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簡穎瑄表示, 疾管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