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搬重物閃到腰? 小心下背痛找上門

搬重物閃到腰? 小心下背痛找上門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您曾因下背疼痛影響生活作息嗎?臨床上有一名40歲婦人因長期搬重物,導致嚴重下背痛,服用大量管制類止痛藥也無法緩解症狀,由於婦人害怕開刀治療,之後接受醫師建議,使用低侵入式的微創硬脊膜外內視鏡導管手術治療,不用動刀就緩解了下背痛的困擾。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陳瑞源指出,這名40歲婦人因長期搬重物,導致嚴重下背痛,甚至經常到急診室施打嗎啡及配西汀來減輕下背疼痛,由於婦人害怕手術風險且擔心復原速度慢影響工作,而不敢接受開刀治療;因此建議她使用低侵入式的微創硬脊膜外內視鏡導管手術治療。經由治療後,病人疼痛症狀減輕,已逐步減低管制類止痛藥物的服用量,生活品質得到大幅改善。

根據國內外醫學文獻統計,近8成民眾一生中會有一次以上下背痛經驗,導致下背疼痛的原因包括姿勢不良、椎間盤突出、關節退化、肌肉或韌帶的扭傷、拉傷、體重過重等等。在歐美國家,下背痛的治療都會先進行3至6個月的復健治療,若症狀沒有改善,或神經根壓迫導致無法行走,甚至大小便失禁等,才需緊急手術治療。

陳瑞源醫師說明,許多下背痛病患以為開刀就能一勞永逸,其實並不盡然,最近遇到許多病人因脊椎手術後神經根沾黏問題,下背痛仍持續存在而至疼痛科求診。而隨著醫療科技進步,治療下背疼痛的技術日新月異,新式微創導管手術的出現,不但讓嚴重下背疼痛患者不再只能開刀治療,也為術後脊椎沾黏的病患多了新選擇。

低侵入式微創手術是利用內視鏡專利導管,在影像導引下進入脊椎硬脊膜外空間,使神經根與沾黏處分離,只需局部麻醉,可大幅降低手術及麻醉的風險;另外,手術傷口僅有0.2公分,術後不需縫合復原也較快,對於不適合開刀或較年長的的患者實為一大福音。不過,此微創手術目前並無健保給付,需由患者自行付費,醫療費用較高。

陳瑞源醫師提醒國人,預防勝於治療,平時應注意姿勢,避免久坐及久站,搬重物時不宜直接彎腰,須善用膝蓋防止傷及腰椎,平日更應養成運動的習慣,體重較重者需控制體重,以免壓迫脊椎,造成下背疼痛。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44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肌膚鬆垮三十拉警報 電音雙波非侵入治療夯年過三十大關,許多人發現臉上開始有細紋、皮膚變得鬆弛、彈性不再,年輕時緊緻的鵝蛋臉因為老化或脂肪位移,變成顯老的U型鬆垮臉,讓人感到相當沮喪。醫美集團總院長黃仁吳醫師觀察到,「想要變更年輕」是民眾的普遍需求,因此針對輕度及中度鬆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立委、藝人余天的女兒余苑綺,年僅36歲,卻在5年前確診直腸癌,半年治療期間接受12次化療,病情穩定,但為了生第2胎,並未依照醫師囑咐回診追蹤,日前直腸癌復發,癌細胞已擴散至其他器官。   長久以來大腸直腸癌始終位居台灣癌症發生率第1名,主要由腺瘤瘜肉癌化造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宜蘭報導】宜蘭1名26歲楊姓女子因感冒至診所就醫,5天後因症狀不見好轉,轉往羅東博愛醫院接受治療,進一步檢查竟發現是感冒併發心肌炎,經心臟內外科、加護病房合力救治並裝設葉克膜搶命,最終才幸運撿回1命,醫師提醒,千萬別輕忽小感冒,平時更應加強自身抵抗力。   心臟血管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美國根據1項對退伍軍人進行的研究表示,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年輕人,到中年時更容易罹患中風,甚至比糖尿病、肥胖或吸菸而中風的機率更高,此研究發表在《中風雜誌》(stroke)。   美國約有30%的退伍軍人受到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影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