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搶救國寶「牛樟」 基因比對助滴血認「清」

搶救國寶「牛樟」 基因比對助滴血認「清」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中研院破解國寶僑木基因密碼,助「牛樟」保育!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趙淑妙與助研究員蔡怡陞共組團隊,定序牛樟基因體密碼,釐清其演化地位,可望強化牛樟復育,也有助解釋為何牛樟具獨特芳香。

國寶喬木「牛樟」 研究基因助保育

臺灣國寶級喬木「牛樟」(Cinnamomum kanehirae Hayata)不但是上等木材,可以提煉芳香精油,更能培養俗稱「森林紅寶石」的牛樟芝。牛樟是臺灣特有闊葉五木之一 ,主要生長於海拔450-2,000公尺潮溼多霧森林,直徑可超過2公尺,樹齡達千年以上,是珍貴原生常綠大喬木,然而,卻因遭受大量盜採而瀕臨絕種。

中研院團隊找出其將近28,000個全數基因,趙淑妙表示,透過基因體比對,可幫牛樟「滴血認清」,找到其兄弟姊妹。未來,除可將牛樟芳香、抗腐及抗蟲基因開發應用外,也可如人類「臍帶血」一般,進一步用於治療牛樟及其親緣植物。

定序基因如拼圖 找出牛樟芳香秘密

基因體研究發現,牛樟所屬木蘭類植物應是真雙子葉植物的「姊妹群」,而不是遠親。蔡怡陞強調,將定序全基因體至「染色體」急別相當困難。首先,要取出牛樟細胞中,有如打結毛線般「染色體DNA」,再像拼圖般,以不同演算法重建、註解,找出牛樟半套為12條染色體基因組合,才能與其他植物基因體比較。

團隊發現,牛樟基因體在多次複製及重組後,大幅增加101個「萜類化合物」(Terpenoid synthase genes)基因。萜類化合物是芳香醇主元素,常見於釋迦、胡椒,因此,牛樟擁有開花植物中最豐富且多樣的芳香氣味。此外,研究團隊比對後發現,牛樟中兩種特有萜類(C10H16 及C15H24),恰巧為牛樟芝具抗癌、保肝藥性萜類成分(C30H48)基質,推測此即牛樟芝喜歡寄生於牛樟的原因。

人類大量盜採 國寶僑木近滅絕

趙淑妙解釋,物種之間往往「一物剋一物」。天然情況下,牛樟芝菌絲只會感染並寄生於牛樟樹幹,造成牛樟木心材腐爛。牛樟木材又因有獨特芳香且耐腐、抗蟲,常用作高級家俱及木刻藝品。如今,卻因為人類大量盜採,天然牛樟已十分罕見,被列為一級保育樹種。


【延伸閱讀】PM2.5無孔不入 對抗自由基「這個」很重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1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最近經常嗆到」是老化的警訊! 能否察覺「嗆到」的「老化警訊」是長壽的關鍵?! 人類是從「喉嚨」開始衰老的生物──我這麼想。 基本上,食物無法通過喉嚨,就會失去吃的樂趣,很難活得像個人。 食物進入時,你能不能瞬間驅動喉嚨的肌肉,把食物「咕嘟」吞下呢?我們能活多長,與這個「咕嘟機能」能維持多久息息相...

閱讀詳情 »

向醫院和醫生說再見,接下來只靠自己 ◎「你還活著真不可思議!」連醫生都驚訝的癌症末期宣告 料理的工作幾乎都是站著進行,腰痛、腳痠、身體某處感到痠痛,對我們來說不過是家常便飯。所以鎖骨左邊有點疼痛的時候,我也不疑有異,只覺得:「昨天是不是抬了什麼重物?」 有一天,我在店裡工作的時候,腰部突然感受到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宣布,考量國際疫情持續嚴峻,為確保開學前校園環境衛生安全、完備防疫作業與環境清潔消毒,各級學校、各類教育機構開學日程調整措施如下:開學日延後一、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 109 學年度第 2 學期開學日,延後 4 天至 2 月 22 日開學。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子宮內膜癌列居國內十大癌症的第十位,且每年發生率有逐漸增加趨勢,包括肥胖、高熱量高油飲食、賀爾蒙因素、老化、缺乏運動等因素都可能埋下致病的危險因子。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主治醫師林俊宏指出,治療上,可採傳統開腹式手術、微創手術等,若未有生育考量,則會建議切除子宮、卵巢、輸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