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搶救心臟停止孩童 醫師:家長必學兒童心肺復甦術

搶救心臟停止孩童 醫師:家長必學兒童心肺復甦術

【NOW健康 詹舒婷/桃園報導】孩童嗆到、猝死沒了呼吸,遇上這種突發狀況,多數家長會抱著孩子衝往急診室,卻沒有在第一時間替孩子做心肺復甦術(CPR)。國內1項研究發現,如意外發生當下能優先施行心肺復甦術,經醫院急救後恢復持續自發心跳率為60%,而直接送至急診的孩子,搶救後恢復持續自發心跳率僅為32%。

 

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公布研究結果,針對林口長庚醫院從2005年至2016年共152位18歲以下兒童到院前心臟停止病例,男女生比例各占1半,有47%小於1歲;76%是在家裡發生意外;54%為呼吸道窒息導致心臟停止;其中30%為猝死;10%嗆到,溺水則占3.3%。

 

林口長庚兒童一般科主任李嶸解釋,兒童到醫院前心臟停止的原因與成人完全不同,大部分成年人到院前心臟停止的原因是心因性問題,例如心肌梗塞。而152位兒童到院前心臟停止病例中,僅有3分之1是經過急救後恢復持續自發心跳,存活到出院者約14%,而預後良好可恢復日常生活者僅剩5%。

 

「早一秒急救,增一分存活」,李嶸表示,該項研究發現,僅有10%兒童到院前心臟停止個案接受即時心肺復甦術,遠低於國外的35%。因此呼籲家長、照顧者,不要遲疑或害怕替心臟停止的兒童施做即時心肺復甦術。

 

李嶸分析,發生意外的當下沒有立即施行急救技術,是造成兒童經醫院急救後恢復持續自發心跳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議政府積極推廣兒童心肺復甦術,期望每個家長都能學會這套救人技術。

 

為讓大眾熟悉兒童心肺復甦術且能有效施行,長庚兒少保護中心成立「兒童心肺復甦術教學團隊」,負責教導訓練民眾或團體學會施行兒童心肺復甦術。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你也有嗜睡的現象嗎?其實造成嗜睡的原因較多樣性,必須找出病因對症下藥,才能有效紓緩症狀;台南醫院耳鼻喉科暨睡眠中心主治醫師林政佑指出,嗜睡主要是指在充足的睡眠下,仍有嗜睡的情況發生,像是開會、上課等,甚是伴隨著焦慮、煩躁情緒或說話速度變慢等症狀。醫師林政佑進一步說明,民眾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臨床上,治療坐骨神經痛患者,通常會先採以保守治療,除非症狀持續惡化,則再考慮是否透過手術治療;開業治療所院長陳俞州指出,坐骨神經痛主要是因神經受壓迫導致下肢疼痛,部分患者會有麻木等現象,嚴重時甚至影響行走。坐骨神經痛的物理治療,包括運動治療、神經牽拉治療、腰椎牽引等;陳俞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苗栗縣衛生局預計在7月底前全縣配置300台俗稱「傻瓜電擊器」的「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傻瓜電擊器」具中文語音可引導操作替患者施救,適用於各年齡層,衛生局希望在危急狀況發生時,能派上用場救人。響應行政院衛生署推動公眾AED政策,苗栗市香火鼎盛的財團法人玉清宮耗資新台幣30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最新國人十大死因顯示,「自殺」雖已退至第11名,但仍是男性第十大死因。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李明濱理事長呼籲民眾,一句貼心的問候,就能及時支持絕望的人走下去。若身邊親友曾有自殺史,更應提高警覺,積極傾聽,用心關懷。李明濱理事長指出,與2011年相比,2012年自殺身亡人數呈現略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