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科技預防老人跌倒 「步態分析」先找出高危險族群

新科技預防老人跌倒 「步態分析」先找出高危險族群

【NOW健康 詹舒婷/台南報導】老人最怕摔跤,一跌可能骨折,甚至需長期臥床,增加失能及死亡的風險。成大醫院與雲林科技大學研發「步態分析」系統,可以有效評估高齡族群及中風病患的跌倒風險,並透過持續運動及復健,減少老人跌倒機率。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連偉志表示,衰弱的老年人為跌倒高風險族群,一旦跌倒,就會增加失能及死亡的風險。在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時觀察復健科門診就診名單,發現病患年齡總和,要比台南總院門診明顯高了不少,顯示雲嘉南及偏鄉地區高齡患者人數更多。如何找出高風險族群,並適時介入達到有效預防老人跌倒,將是老年社會的重要課題。

 

連偉志說明,透過「步態分析」系統的演算法,可以區分慢性腦中風病人和健康成年人的步態,也可用來區分慢性腦中風病人中,跌倒者和無跌倒者的步態。

 

研究團隊針對復健科病患進行步態分析,讓受試者使用穿戴式感測器,研究2足移動時,身體姿勢與動作施力所形成的移動過程,終於開發出最後步態分析系統的演算法。

 

連偉志說,這套系統可以即時分析高齡病患的行動能力,從穿戴式感測器得知受測者的原始步態訊號,再對其進行步態智慧辨識與分析,有助於增進醫病雙方的了解與溝通。

 

這項研究可以精準地找出容易跌倒的老人族群,及早介入給予幫助,降低跌倒機率,日前已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MedicineBaltimore》及《Journal of Healthcare and Engineering》。

 

連偉志指出,開發步態分析方法與系統,目的在及早發現、及早介入,降低高風險族群跌倒風險,在職能治療師、體適能教練的指導下,練習負重運動,讓步伐更穩健,避免跌倒。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年約34歲的周先生,上大夜班生活日夜顛倒,每天精神倦怠、腰痠,工作效率差,到醫事檢驗所抽血檢查發現肝臟發炎,肝指數GOT52、GPT100 ,黃疸指數過高且腎功能指數異常。收治周先生的中醫師莊振杉表示,病患前來就診時神疲倦怠,並有眼白微黃、口乾、小便量少起泡及大便不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黑心口罩又+1!近期加利公司混用進口國外口罩,混成台灣製醫療口罩,引發民怨,各政府單位開始積極稽查。高雄市衛生局16日表示,查獲高雄興運企業社,以「順易利醫療活性碳口罩(非滅菌)」包裝,分裝加利口罩,已流出360盒,全面下架回收中。加利口罩換外裝販售 流出360盒口罩國家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肌少症這個名詞許多民眾已經不陌生,肌肉太少除了直觀的身體虛弱外,還可能增加跌倒、失能風險、產生代謝問題、引發心血管疾病,增加死亡率。由於肌少症導致下肢力量不足,進而影響活動能力。下肢肌力指的是身體核心肌群、大腿、臀部、小腿肌肉力量的表現。6個老人中1人跌倒 身體機能下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疫情來襲,網路學習逐漸成趨勢,學童使用3C產品的時間更盛以往,大增視力惡化的隱憂。孩子天生有遠視 消耗完畢就近視!知名連鎖眼科診所蘇皓琳醫師說明,孩子出生時,眼軸較短,一般都有遠視,隨著眼球成長發育,眼軸逐漸增長,遠視慢慢減少,才發展成正常視力。若「遠視儲備量」提早用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