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科技預防老人跌倒 「步態分析」先找出高危險族群

新科技預防老人跌倒 「步態分析」先找出高危險族群

【NOW健康 詹舒婷/台南報導】老人最怕摔跤,一跌可能骨折,甚至需長期臥床,增加失能及死亡的風險。成大醫院與雲林科技大學研發「步態分析」系統,可以有效評估高齡族群及中風病患的跌倒風險,並透過持續運動及復健,減少老人跌倒機率。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連偉志表示,衰弱的老年人為跌倒高風險族群,一旦跌倒,就會增加失能及死亡的風險。在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時觀察復健科門診就診名單,發現病患年齡總和,要比台南總院門診明顯高了不少,顯示雲嘉南及偏鄉地區高齡患者人數更多。如何找出高風險族群,並適時介入達到有效預防老人跌倒,將是老年社會的重要課題。

 

連偉志說明,透過「步態分析」系統的演算法,可以區分慢性腦中風病人和健康成年人的步態,也可用來區分慢性腦中風病人中,跌倒者和無跌倒者的步態。

 

研究團隊針對復健科病患進行步態分析,讓受試者使用穿戴式感測器,研究2足移動時,身體姿勢與動作施力所形成的移動過程,終於開發出最後步態分析系統的演算法。

 

連偉志說,這套系統可以即時分析高齡病患的行動能力,從穿戴式感測器得知受測者的原始步態訊號,再對其進行步態智慧辨識與分析,有助於增進醫病雙方的了解與溝通。

 

這項研究可以精準地找出容易跌倒的老人族群,及早介入給予幫助,降低跌倒機率,日前已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MedicineBaltimore》及《Journal of Healthcare and Engineering》。

 

連偉志指出,開發步態分析方法與系統,目的在及早發現、及早介入,降低高風險族群跌倒風險,在職能治療師、體適能教練的指導下,練習負重運動,讓步伐更穩健,避免跌倒。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打哈欠、咀嚼時,下巴莫名卡卡疼痛?小心是「落下頦」引起!現年30歲的小芙,近日飽受左臉頰卡卡、疼痛所苦;尤其是打哈欠、咀嚼口香糖時更是有感。本認為是太累而不以為意,沒想到某天吃了牛排大餐後,隔天一早左側下巴竟疼的無法張開嘴,就醫後才發現原來罹患了「顳顎關節症候群」。 顳顎關節症候群怎麼發生?口腔下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日本厚生勞動省將繭居族定義為:待在家裡半年以上,不工作、不上學也不社交的人。拒學是繭居特性之一,近年台灣學生拒學的比例有逐漸攀高的趨勢,拒絕與人群接觸,退縮躲在家裡足不出戶,日後就有可能走入繭居生活。什麼是繭居族?李訓維心理師表示,繭居族因為某些原因選擇長年待在家裡,對外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28歲的年輕男性,半年多前背上開始出現不痛不癢凸起的紅疹,起初不以為意,認為只是一般的濕疹,於是用一些藥膏塗抹,但紅疹卻時好時壞,後來竟然越長越多,家人建議他至醫院皮膚科進一步就診。經皮膚科醫師安排背部皮膚切片檢查,竟是罕見的表皮性B細胞淋巴癌,轉介至血液腫瘤科接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國內常見的行道樹「臺灣原生種刺桐」近年來因刺桐釉小蜂的入侵,造成大規模的危害,疫情遍及全臺。國立中興大學植物教學醫院今年7月展開搶救刺桐大作戰,選定臺中市松竹路、惠來公園與國光公園三處刺桐受危害嚴重之區域,針對133棵樹木進行醫治,短短2個月,樹木已逐漸恢復生機,樹意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