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擺脫「牙齦妹」標籤 牙齦整形搭配貼片找回自信笑容

擺脫「牙齦妹」標籤 牙齦整形搭配貼片找回自信笑容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76年次的小曼,門牙本來就有一點縫隙又有些泛黃,每次只要開口笑,上排牙齦就像整個要飛出來的感覺,因為正在準備拍婚紗照,希望日後能留下美麗的回憶,於是決定求助牙科醫師,希望能改善過多牙齦外露的問題。前後費時2個多月,經牙齦整形手術後,待牙肉生長穩定且牙齒視覺比例上覺得滿意,便利用瓷牙貼片進行美齒塑型,終於擺脫「牙齦妹」的稱號。

 

收治小曼的牙醫師呂睿庭表示,每個人牙齦型態不同,如果牙齦外露過多、牙齒過短或牙齦萎縮不勻稱,都符合牙齦整形的條件,但術前必須進行牙齦和牙床的電腦斷層檢查評估。若因本身牙齦過厚,透過牙齦的修整,視個人需求再輔以瓷牙貼片,就能達到美觀的目的;反之,若牙齦問題源自於牙床骨太暴,能修除的骨頭有限,則不宜進行牙齦整形、貼片,若再加上牙弓過於狹窄突出,嚴重時需實行正顎手術才能有效改善。

 

會選擇牙齦整形的人,大多因牙肉蓋住牙齒過多,所以很在意笑起來時牙齒看起來短小、牙齦比例過大,這時想讓牙齒加長、牙齦變短,就適合搭配瓷牙貼片來延長牙齒外觀,讓笑容看起來更勻稱。通常牙齒較短、牙齦過多患者,做完雷射手術將牙齦修整後牙肉會再生,可能需要進行第2次微修,讓牙齒露出的角度更好看。另外,牙齦整形完畢、修除原來過多的牙肉,也可能出現牙根漏縫的問題,這可藉由瓷牙貼片改善。

 

台灣的醫療技術有目共睹,呂睿庭指出,臨床上遇到不少香港病患,當天飛來台灣進行牙齦整形手術,晚上返港後2至3周定期拍照回傳牙肉生長狀況,約莫2個多月待牙肉生長完成。確定牙肉高度達到滿意的情況,就安排回診取模製作瓷牙貼片,這段期間待在台灣四處遊玩,約1周後再回診將貼片裝置完成,觀察1天進食適應狀況,無異常後即可返回香港。

 

現今瓷牙貼片多以超薄貼片為主流,僅約0.2至0.3mm的厚度,甚至比真實指甲更薄,貼片材質依硬度等級區分,醫師會依照個人牙齒情況給予適當建議,若有胃食道逆流病史,導致原有牙齒琺瑯質遭酸蝕變薄、牙齒有受傷、斷裂,或是因長期磨牙導致裂痕等,會建議選擇硬度較高的貼片,其他適用一般超薄貼片即可。

 

牙齦整形輔以瓷牙貼片的療程,不僅能改善牙齒的顏色、形狀,還可以微調位置,使微笑曲線看起來更自然、美觀和健康。呂睿庭提醒,瓷牙貼片僅包覆門齒正面及側面,後面仍會露出真牙,口腔清潔不能馬虎,雖然貼片比實際真牙硬度稍高,但受力相同,咬瓶蓋、啃螃蟹大螯或骨頭等都應禁止,才能延長貼片的使用期限。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國內新增1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2例本土及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今新12例本土病例 持續進行疫情調查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2例本土病例(其中6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10例男性、2例女性,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刮痧顏色越紅越好嗎?高雄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科喬韻文中醫師指出,刮痧是在輕刮表皮的過程中帶動毛孔的開闔,使邪氣發散以達到治療效果的概念。操作過程中力道應該由輕漸進,避免過於用力、導致皮膚破損,同時建議不要頻繁地刮痧,高頻率的刮痧會使微血管反覆破裂受傷,導致局部肌肉筋膜的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炎炎夏日是紫外線高峰期,對此,食藥署特別邀請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李宗儒醫師分享,唇部皮膚的含水量與屏障功能較低,若沒有做好防曬措施,不僅水分易流失,還可能導致乾裂、黯沈與老化,甚至有皮膚病變及癌化的可能。唇部防曬 首要目的預防皮膚癌李宗儒醫師表示,唇部防曬,除了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日衛福部食藥署宣布,國產高端疫苗26萬5528劑,已經完成檢驗程序預計下午可以完成封緘,後續由疾管署與指揮中心安排配送施打,根據疫苗意願平台統計,目前有意願接種高端疫苗民眾約90.6萬。 食藥署研檢組組長王德原表示,高端新冠疫苗4批新冠疫苗,上周五傍晚已經發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