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攝護腺炎急性、慢性怎麼分?攝護腺癌需要開刀嗎?蔡樹衛醫師這樣說

攝護腺炎急性 慢性怎麼分?攝護腺癌需要開刀嗎?蔡樹衛醫師這樣說

慢性攝護腺炎的特徵

慢性攝護腺炎是廣泛卻難以治療的族群,多半的感染來源是非細菌性感染,有的是以前感染沒治療完全。有的則是因為生活型態,如酒、辣椒、咖啡等攝食過度,使攝護腺容易充血。自行車騎太久、久坐不運動也都是慢性攝護腺炎高危險群。

 

慢性攝護腺炎的症狀類似於攝護腺肥大,會有頻尿、排尿疼痛、尿不乾淨。甚至在肛門口、陰莖底部、尿道口,都有可能會有疼痛的狀況。雖然不至於讓生活無法進行,但仍然會造成長期工作與睡眠上的不舒服。

 

慢性攝護腺炎該如何預防

蔡樹衛醫師建議,適度運動、不要久坐可以改善膀胱肌肉,降低攝護腺充血。促進骨盆腔血液流動,也可以降低肥胖和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這類跟攝護腺息息相關系統性疾病的發生。

 

食物多攝食高纖維、綠色蔬菜,可以攝取到抗氧化劑、茄紅素(煮熟後的番茄吸收效果更佳、紅石榴也是不錯的選擇)和不飽和的脂肪酸。南瓜子富含有鋅,對於男性性功能的保養特別有效。麥類或鮪魚中富含硒、大豆中的異黃酮對於攝護腺也有保護的效果。根據台大的研究指出,服用茄紅素和類蘿蔔素,可以降低30%的病人的PSA的數值。

延伸閱讀:攝護腺要健康一周該射幾次?白天上幾次廁所算頻尿?蔡樹衛醫師一次詳解

參考資料:慢性攝護腺炎和攝護腺肥大差在哪?精索靜脈曲張要開刀嗎?蔡樹衛現身說法

封面圖片來自:每日健康

【本篇文章由《每日健康》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青年型牙周病常來得凶猛。(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牙周病盯上台灣年輕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口腔醫學科發布最新數據指出,在台灣,青年型牙周病雖然盛行比例不高,但是卻是歐美地區的10倍,醫師更進一步示警,因為生理特徵差異,台灣族群侵襲性牙周病侵犯速度與嚴重...

閱讀詳情 »

▲馬偕腹膜癌症轉移治療團隊助28歲大腸癌患者絕境逢生。(照/馬偕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無特殊病史、生活作息正常,大腸癌一樣可能找上門!一名28歲女子長期在國外工作,午餐後1到2小時常出現間歇性下腹痛的困擾,且疼痛程度一天比一天嚴重,最後連吃止痛藥都失效,在國外就醫曾被診斷為腸躁...

閱讀詳情 »

長時間工作、連續開會或是熬夜導致睡眠不足時,難免會覺得精神不濟、頭痛不適,該如何才能緩解頭痛症狀呢?中西醫師陳至奐醫師表示,頭痛時建議可按摩太陽穴、百會、風池、合谷、神門等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就有助改善頭痛不適。  過度疲勞時難免會感到頭痛不適,該如何才能紓緩?陳至奐醫師表示,建議可試著按摩以下幾個...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不論是幼兒、學齡前兒童和學齡兒童,任何年齡都有可能會開始出現睡眠呼吸暫停的現象,請留意孩子在睡覺時是否有焦躁不安的情況。 阻撓式睡眠呼吸中止症(OSA)是最普遍發生的症狀,呼吸道阻塞或狹窄是其特徵,會導致打鼾並在睡眠時短暫停止呼吸。根據美國睡眠呼吸中止症協會的數據,全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