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23歲女大生一開口牙骨已流失! 台灣青年型牙周病多歐美十倍

▲青年型牙周病常來得凶猛。(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牙周病盯上台灣年輕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口腔醫學科發布最新數據指出,在台灣,青年型牙周病雖然盛行比例不高,但是卻是歐美地區的10倍,醫師更進一步示警,因為生理特徵差異,台灣族群侵襲性牙周病侵犯速度與嚴重度可能更為劇烈。

臨床就有一名23歲女大學生,因為反覆牙齦腫痛、刷牙流血求診,一開口不但牙肉紅腫流血,且X光顯示已有多處牙齒周圍齒槽骨流失及破壞。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牙周病科醫師尹慧君表示,該名女大生檢查即為青年型牙周病,牙周病已非一般大眾所認知的年長者才容易有齒搖鬆動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該名女大生身體健康,並無其他血糖或是免疫疾病相關問題,但一問起來,發現母親跟弟弟其實也有嚴重的牙周病問題。

青年型牙周病又稱侵襲性牙周病(Aggressive Periodontitis),對牙床的破壞速度是一般的慢性牙周病病人的7倍到10倍,相對快速,可能年紀輕輕就將面臨全口無牙的困境。

尹慧君指出,治療這類病人,除了徹底的清除任何可能致病的結石細菌之外,也可於療程中結合抗生素投藥,同時要較頻繁的回診追蹤維護,才能達到良好的病情控制。另一方面,青年型牙周病患者,因為疾病具有家族群聚性,醫師提醒,也需關注其家人的牙周狀況,以利早期預防及治療。

尹慧君說,青年型牙周病治療有困難性以及不可預期性,通常患者多為身體健康的年輕人,臨床上,這類青年患者口內牙結石其實不一定很多,然而一點點細菌堆積就可能造成很劇烈的發炎反應。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擔心家裡的新生兒發展遲緩嗎?每個成長階段,有一些小動作,家長可得緊盯觀察!國健署今(7)日就提醒,像是孩子成長至4個月時,會不會持續注視人臉而表現出興趣;6個月時,會不會翻身,這些都是可以自我檢視孩子的發展是否落後的關鍵小動作,爸媽可以參照兒童健康手冊內容,平常勤觀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9個月大的寶寶,日前開始反覆發高燒,原本以為只是一般疾病常見症狀,沒想到高燒不止超過3天,身上更出現紅疹,媽媽著急地進出多家醫院反覆檢查,卻遲遲找不出原因,直到日前轉院詳細檢查,才確診竟是「非典型川崎氏症」。醫師提醒,此病為兒童後天性心臟病主因,嚴重者恐會致命。 ...

閱讀詳情 »

大腸癌長年暫居台灣發生率與死亡率前三名,107年因為大腸過世的病人人數高達5,823人,是台灣衛生當局長期關注的議題。大腸癌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然而過去卻因為沒辦法及早發現而造成死亡人數逐漸攀升。自民國93年起,推動5大便潛血篩檢,更自民國99年開始納入健保給付,並且於民國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