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PSA異常 一定等於罹患攝護腺癌?

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PSA異常 一定等於罹患攝護腺癌?

日前,衞生福利部公布107年國人10大死因,攝護腺癌仍位居第6,尤其好發於高齡男性,成為值得關注的疾病之一。

攝護腺是圍繞男性尿道的腺體,助於產生精液,在中年之後,因為攝護腺的部分細胞變異形成腫瘤,早期攝護腺癌通常不會痛,因此多數男性容易因為沒有明顯症狀而忽略,部分高齡男性的攝護腺腫瘤生長緩慢,即使沒有治療也不會造成健康問題,可與之共存。

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醫師洪育忠表示,據統計,增加攝護腺癌患者的發生率,以年齡大於50歲、具有攝護腺癌家族史的比例尤高。即便腫瘤生長緩慢,但因個人情況不同,仍須留意癌細胞移轉的風險,攝護腺癌擴散容易移轉到骨頭,並引起下背部、骨盆或臀部疼痛等症狀,呼籲40至50歲間男性,應培養定期做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篩檢及每1到2年進行攝護腺超音波檢查。因攝護腺疾病和自身荷爾蒙代謝異常有極大關聯,也可進一步做男性荷爾蒙檢查,了解其風險。

若攝護腺特異抗原篩檢的標準值大於4ng/ml,健康檢查報告會顯示紅字。洪育忠說明,數值高於標準值並不一定代表有攝護腺癌,多種原因皆可能影響,如:良性攝護腺增生、發炎或下泌尿道手術、檢查等,臨床上常見攝護腺肥大或攝護腺發炎使PSA上升,這類型患者通常在獲得適當治療約6至8周後,PSA可回復正常,因此無須過於緊張,應先透過醫師諮詢,釐清情況進行治療。

確定攝護腺癌可透過攝護腺超音波、攝護腺切片檢查,醫師會依據情況再進一步安排磁振造影掃描(MRI)或正子攝影檢查(PET)等;其中,磁振造影較無輻射性,適合用於平常篩檢,而正子攝影檢查因相對輻射性較高,疑似癌細胞轉移時,醫師才會依個人情形安排檢查。

透過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補充能有效保養攝護腺健康,降低疾病風險。肥胖也是另一個風險因素,因此好的飲食也是控制體重和風險的好方法。洪育忠指出,根據研究顯示,有攝護腺癌的男性體內鋅的含量較低,而芝麻、南瓜子則含有豐富的鋅,對攝護腺的健康很有幫助。

此外,鮭魚、沙丁魚等高脂肪魚類有豐富的O-mega3,攝取好的脂肪可以降低肥胖、心血管及癌症等風險,許多研究已經證實茄紅素可以降低攝護腺發炎,大番茄即為推薦的好食物;十字花科蔬菜,如高麗菜等也可協助改善荷爾蒙代謝,進而保護攝護腺。

最後醫師提醒,維持好的飲食習慣可以降低風險,積極養成定期健檢的習慣亦能提高攝護腺健康,高齡生活一樣可以享受健康人生。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全民健保開辦至今已滿26年,歷年來所累積高價值的巨量就醫資料,是台灣發展大數據分析與醫療人工智慧(AI)的寶庫;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與臺大醫院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臺大醫院將利用健保大數據開發心臟血管疾病診斷及預後AI預測模型,未來雙方將建置全球首個以影像資訊為基礎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110)年適逢台大醫院建院126週年,今(11)日上午於台大醫學院501講堂,邀請到國內腦神經、癌症研究、機器人心臟手術、遺傳性疾病基因治療等領域的8位權威專家舉辦「尖端醫療之現況與展望」院慶研討會,並由台大醫院吳明賢院長開場致詞,展開8大尖端醫療專題院慶研討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臺灣的長照機構有許多長輩,高齡、多病、臥床,生命接近終點,卻一再被送進急診、加護病房,折騰到不成人形,而無法善終。奇美醫學中心於104至105年承接衛生福利部「推廣安寧緩和醫療社區照護模式試辦計畫」,舉辦社區安寧教育訓練,協助並輔導乙類安寧居家服務。因應機構住民末期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下午4點30分於例行記者會後,由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羅一鈞副組長說明,又新増2例邊境攔截確定Omicron病例。 羅一鈞表示,今天(11日)下午新增2例最新定序出來的結果,有2例都是境外移入,在邊境被攔截確定Omicron的病例,分別是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