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政府「催生」半年已發10億元!不孕治療增7成 40-44歲成長最多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政府催生,衛福部去年7月1日起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把補助擴大至所有的不孕夫妻,上路已超過半年,國健署今(9)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接受治療人次成長7成,全台已經有1.4萬對夫妻完成療程並通過補助費用審查,已核發費用超過10億;其中又以妻子年齡在「40歲至44歲者」的治療人次數成長率最多。

新的「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補助對象由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擴大至所有的不孕夫妻;除低收及中低收入戶維持每次最高補助15萬元外,一般不孕夫妻首次申請最高補助10萬元,再次申請者最高補助6萬元。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指出,補助方案上路超過半年,民眾申請踴躍,比較去年下半年與2019年同期,去年下半年接受治療人次為3萬298,較2019年同期的1萬7785人次成長7成;進一步分析各年齡層,以妻「40歲至44歲者」治療人次數成長率最多。

國健署統計,補助對象擴大至不孕夫妻一方具我國國籍且妻年齡未滿45歲者,截至今年2月7日止,已有2萬7882件申請通過資格審查,其中1萬4172件已完成療程並通過補助費用審查,核發費用10億7162萬餘元。

台灣人工生殖治療成功率名列世界前茅,但也有隱憂。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陳明哲提醒,國人的多胞胎率也因此很高,背後原因,在於醫師希望一次就成功,機率高一點;病人也不希望失敗,認為失敗要再花錢。

陳明哲說,嚴格來講,人的物種是適合單胚胎,懷多胎胞有很多風險,不但早產、低出生體重兒比率高出好幾倍,出生後還容易有腦內出血、新生兒死亡等風險,而植入單一胚胎風險就可以明顯下降,他鼓勵民眾要有「一次植入一個」最安全的觀念,提升母嬰的安全,而政府的補助方案正是好契機,讓大家可以不要這麼急。

國健署提醒,生育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夫妻生育規劃要趁早,尤其資料分析顯示,35歲以下女性做試管嬰兒療程,其胚胎植入周期活產率接近5成,但41歲以上則不到2成,建議若夫妻有規律性生活經過一年以上仍未懷孕,請及早就醫治療,若經醫師診斷需進行試管嬰兒療程,且夫妻一方具我國國籍及妻年齡未滿45歲者,可至全台特約人工生殖機構,申請試管嬰兒補助。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開工好厭世? 狂吃甜食、猛灌咖啡當心「壓力爆表」徵兆正在傷身體

228後開邊境、隔離僅10天玩真的 陳時中給出觀察期在這一天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在低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例本土及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新增個案分布分別為台北市3例、新北市1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之4例本土病例(其中1例為居家...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李文成 王聿瀠/台北報導 台灣盼疫苗若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下午證實,台灣政府自購的AZ疫苗再有約52.4萬劑,預定下午3點40分抵達桃園國際機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表示,這一批新到貨的AZ疫苗「原則上還是會朝年齡層往下開放打」,只是何時...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住宿式長照機構開放探視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2)日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宣布解禁,訪客只要出具訪視前3天內的檢驗陰性證明,就開放可以進入住宿式長照機構探視親友,但每次以3人為限。但目前疫情還在中高風險名單內的台北市、新北市不開放。 指揮中心公布的住宿式...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 陳鈞凱 李文成 王聿瀠/台北報導 曾說為「3+11」政策負責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2)日下午在主持疫情記者會時,似乎因為媒體提問時的一句「3+11破口」觸動敏感神經,開口強調他要澄清一下,「沒有所謂的3+11破口!」、「3+11政策並沒有影響到社區,並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