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政院編190億推失智症政策 全台16民間團體串連提3大建言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的失智人口,截至2019年底,已經突破29萬人大關,成為台灣不能再忽視的重要議題,台灣失智症協會今(3)日便結合各縣市失智症協會,連署提出民間版建言報告,點出政府應該優先落實的「失智症政策綱領2.0」三大重點,最重要的就是要中央地方提高失智症政策層級。

衛福部是在2017年底公布「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失智症政策綱領2.0),且從2018年至2021年共編列近190億元經費,並由衛福部結合行政院下10部會一起推動,預期於今年初呈現成果,但目前尚未公告。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台灣失智症協會此次邀請各縣市失智症協會,一方面共同呼籲政府公告2020年成果數據,一方面連署提出民間版的建言報告,彙整來自失智者、家屬、單位內部等服務使用者建議。

這三大主要建議包含:一、中央地方提高失智症政策層級,確保失智者、家屬與團體參與;二、失智照護服務納入常態性服務,加強專業人員訓練與學校教育;三、建置安全防護與權益保障制度,發展法規串聯資料與部會合作等,並提供2022年、2025年、2028年之目標達成建議。

彰化縣戀戀半線失智症協會榮譽理事長詹麗珠指出,2020年底全台22縣市全數公告失智症行動計畫,是一大進展,不過,僅有7個縣市諮詢失智者與家屬意見、8個縣市編列明確預算,服務使用者滿意度偏低,不管是中央或地方接下來都需提高失智症政策層級,並加強與各縣市團體合作,邀請失智者代表參加,才可能落實失智者人權的保障。

民間建言也點出政府可能存在的盲點。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說,中央現行由衛福部長照司主導、邀集其他部會參與的模式,雖有高達10個部會參與,卻常因各部會各自運作,面臨難以制定政策、合作研究與轉介通報等困境,建議政策須提高層級,才能跨部會共同落實,在尊重並輔助失智者自主決策的同時,亦保障失智者本人或社會大眾的安全。

湯麗玉強調,尤其在工作、走失協尋、財務管理、駕駛決策等面向,政府應盡可能協助失智者自主決策,同時避免失智者遭受虐待或剝削,或影響到社會大眾的安全,畢竟會遭遇上述困難的失智者,多為極輕度或輕度失智者,缺乏病識感,又難以辨認其意思能力,其衍伸的困境,已經成為國安問題。

台灣失智症協會與各縣市失智症協會等共16個團體共同呼籲,中央政府宜盡速公告2020成果數據,並期望透過民間建言最優先的三大重點,協助政府檢視失智症政策執行情況,讓台灣整體失智防治照護政策能符合智者與家屬的需求。

照片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首批疫苗不獨厚桃園 陳時中:全台醫護同步接種!但不趕著7天開打

打AZ疫苗南韓傳死亡首例 張上淳:這兩類人建議暫緩接種!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純素飲食已被證明可以降低罹患白內障、憩室症、膽結石、腎臟病與類風溼性關節炎的風險,或者提供有效的治療。純素飲食可能會增加或減少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要視幾種因素而定。以下是一些關於純素飲食對疾病影響的研究發現。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白內障 在所有飲食族群中,純素食者可能是白內障發生率最...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日前媒體報導台灣知名「金曲歌后」詹雅雯確診巴金森氏症,新聞一出立刻引起台灣民眾關心,一來不捨詹小姐受病痛折磨,二來震驚年紀輕輕怎麼會罹患這個疾病 ? 由於台灣人口結構逐漸老化,導致巴金森氏症的患者越來越多,全球患者約為800萬人,台灣目前病患人數約為10萬人。中山醫...

閱讀詳情 »

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心理健康科為了提供患者與民眾正確的醫藥與復健知識,2021年3月27日偕同瑞金抗齡研究教育基金會共同主辦戰勝巴金森氏症公益講座。中山醫學大學神經內科陳安芝醫師指出,巴金森氏症是腦部神經持續退化所造成的疾病,病患腦部的多巴胺神經系統與海馬迴的神經細胞持續死亡,因此出現10大症狀: 靜態...

閱讀詳情 »

記者鄭儷絲 李振麟/台北報導 癌症連續38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首位,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6年度癌症發生人數已高達111,684人,相較105年度發生人數新增5,852人,平均每4分42秒就有一人罹癌。 圖一》西松國小田徑隊小選手敏睿忍受蓄髮不便練跑,只為捐髮助癌友 台灣癌症基金會不只提供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