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政院編190億推失智症政策 全台16民間團體串連提3大建言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的失智人口,截至2019年底,已經突破29萬人大關,成為台灣不能再忽視的重要議題,台灣失智症協會今(3)日便結合各縣市失智症協會,連署提出民間版建言報告,點出政府應該優先落實的「失智症政策綱領2.0」三大重點,最重要的就是要中央地方提高失智症政策層級。

衛福部是在2017年底公布「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失智症政策綱領2.0),且從2018年至2021年共編列近190億元經費,並由衛福部結合行政院下10部會一起推動,預期於今年初呈現成果,但目前尚未公告。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台灣失智症協會此次邀請各縣市失智症協會,一方面共同呼籲政府公告2020年成果數據,一方面連署提出民間版的建言報告,彙整來自失智者、家屬、單位內部等服務使用者建議。

這三大主要建議包含:一、中央地方提高失智症政策層級,確保失智者、家屬與團體參與;二、失智照護服務納入常態性服務,加強專業人員訓練與學校教育;三、建置安全防護與權益保障制度,發展法規串聯資料與部會合作等,並提供2022年、2025年、2028年之目標達成建議。

彰化縣戀戀半線失智症協會榮譽理事長詹麗珠指出,2020年底全台22縣市全數公告失智症行動計畫,是一大進展,不過,僅有7個縣市諮詢失智者與家屬意見、8個縣市編列明確預算,服務使用者滿意度偏低,不管是中央或地方接下來都需提高失智症政策層級,並加強與各縣市團體合作,邀請失智者代表參加,才可能落實失智者人權的保障。

民間建言也點出政府可能存在的盲點。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說,中央現行由衛福部長照司主導、邀集其他部會參與的模式,雖有高達10個部會參與,卻常因各部會各自運作,面臨難以制定政策、合作研究與轉介通報等困境,建議政策須提高層級,才能跨部會共同落實,在尊重並輔助失智者自主決策的同時,亦保障失智者本人或社會大眾的安全。

湯麗玉強調,尤其在工作、走失協尋、財務管理、駕駛決策等面向,政府應盡可能協助失智者自主決策,同時避免失智者遭受虐待或剝削,或影響到社會大眾的安全,畢竟會遭遇上述困難的失智者,多為極輕度或輕度失智者,缺乏病識感,又難以辨認其意思能力,其衍伸的困境,已經成為國安問題。

台灣失智症協會與各縣市失智症協會等共16個團體共同呼籲,中央政府宜盡速公告2020成果數據,並期望透過民間建言最優先的三大重點,協助政府檢視失智症政策執行情況,讓台灣整體失智防治照護政策能符合智者與家屬的需求。

照片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首批疫苗不獨厚桃園 陳時中:全台醫護同步接種!但不趕著7天開打

打AZ疫苗南韓傳死亡首例 張上淳:這兩類人建議暫緩接種!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現代人壓力大、生活步調快、作息不正常,加上外食等多重因素都容易導致健康失調,也增加了受孕的困難度。其實,想要自然受孕的先決條件就是健康的身體,因此,定時定量、均衡飲食自然是不可少的;此外,資深營養師袁毓瑩提醒,懷孕前也可適量補充葉酸、鐵、鈣、維生素A等營養成分,以提供日後胎兒成長發育所需之營養。  ...

閱讀詳情 »

胃痛吃止痛藥、胃炎吃消炎藥,一點小毛病去買成藥來吃就好,這樣做真的不會有問題?怕吃太多抗生素,所以只吃幾顆,症狀緩解了就停藥,小心!最後可能又回到你的身上!濫用、濫排抗生素,細菌的抗藥性愈來愈高,等到真的感染比較嚴重,就無藥可醫。TVBS 56台《健康2.0》教你如何吃對藥,與用藥的正確觀念。 &...

閱讀詳情 »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腸胃不適是件很難熬的事情。不管是突如其來的腹瀉,或是惱人的便秘、腹脹、腹悶,每一樣都讓人感到措手不及,想要緩解不適,卻又不知道有哪些方法,難道,真的無法改善嗎?   常見的4個毛病 臺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說明,撇開是否罹患重大疾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