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疫情趨緩...心血管疾病患者別大意 不規律服藥是大忌!

新冠疫情趨緩...心血管疾病患者別大意 不規律服藥是大忌!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歐研究:新冠重症住院者 兩成為心血管病患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不過慢性疾病危險族群還是不能大意,因為歐洲研究發現,新冠肺炎住院患者中高達五成有慢性疾病, 當中四成是心血管疾病患者。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李貽恒醫師指出,慢性心臟血管疾病患者抵抗力、免疫力比較差,受到病毒侵入時,本身的抵抗力不足以清除病毒,因此若是染疫,預後較不理想。

服藥勿斷斷續續 停用降血脂藥恐增急性心血管事件再發率

心血管疾病的族群中,多數民眾熟知降血壓、降血糖藥不能停,而降血脂藥物其實也需要穩定服用,醫師說,如果服藥斷斷續續,有吃跟沒吃差不多,其實像一線的Statin(史他汀)類降血脂藥物一天只需服用一次,部分Statin類藥物更可以一天任何時間都可服用,讓民眾服藥能更便利。

李貽恒醫師表示,若病人發生過心肌梗塞,且正長期服用Statin類藥物控制血脂,維持很好狀態下,突然停止使用藥物,世界各國有很多研究報告皆指出,反而會增加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機率。

李醫師說明,使用這類藥物的病患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肌肉酸痛、肝功能異常等,不過對大多數病人而言發生率非常低。若有病患因服用這類藥物而產生不適副作用,建議病人應該要與醫師溝通討論,臨床上已有很多辦法能協助解決,譬如調整藥物劑量,或使用不同類型的Statin藥物等。

就醫領藥風險高? 醫:高規防疫措施別擔心

很多病患擔心疫情期間到院領藥、就醫風險高,其實各大院所已經採取高規格防疫措施,患者能善用領藥得來速,也能憑慢籤在社區藥局領取藥物。

李醫師呼籲,服用降血脂藥物、降血壓藥物等心血管慢性疾病患者,別因疫情影響治療節奏,只要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各醫院的防疫措施,到醫院來看病、拿藥,其實是非常安全的。

醫師提醒,除了規律服藥,避免併用成分不明的藥物以免發生危險藥物交互作用,也要每3個月回診追蹤,保持規律飲食及健康的生活形態。TW-11923_CRE_2020/05/26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2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婦女進入更年期之後,會有許多不適症狀,有的人會有熱潮紅和盜汗,有的人是會脾氣爆躁和失眠,雖然有諸多不舒服,但會因此而就醫的並不多;很多婦女會自行去購買保健食品來緩解不適。藥師提醒,更年期婦女仍應就醫診治,確認是否適合食用相關保健食品。更年期不適須就醫嗎?財團法人為恭紀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市售奶油、鮮奶油、人造奶油等相關產品種類繁多,但您知道那些是真正由牛奶製成的奶油?或是從植物油脂加工製成的人造奶油嗎?食品藥物管理署為加強管理市售奶油、鮮奶油、人造奶油及脂肪抹醬產品的品名標示,避免消費者混淆,已於106年2月6日,公告訂定「市售奶油、乳脂、人造奶油與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一名從事模型設計工作的三十歲左右男子,因為不用去公司上班,工作很自由,因而經常半夜裡熬夜工作,白天睡覺,結果導致失眠而得依靠安眠藥才能入睡,而且越吃越多;沒想到,之後想要不吃安眠藥,竟然發生安眠藥戒斷症候群,出現緊張、冒冷汗、視幻覺等症狀。為了能快速入睡 安眠藥吃到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近日發表研究指出,住院患者如果接受60歲以上年長內科醫師診治,住院一個月內的死亡風險,會比給40歲以下年輕醫師診治來得高。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MJ)。60歲以上醫師 每診治77人多死1人研究人員指出,接受40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