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北幼兒園群聚恐傳染第3波 台大提出幼兒園防疫對策

新北幼兒園群聚恐傳染第3波 台大提出幼兒園防疫對策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新北市幼兒園群聚案件目前累計29人染疫,擴及板橋某社區大樓,台大醫院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該大樓恐有兩條傳播鏈,一為裝修工人,一為埃及確診住戶,發病日距離幼兒園群聚約15至20天,估計已傳染第3波。


台大醫院9月10日舉辦「幼兒園新冠病毒之Q and A」線上記者會,針對幼兒園群聚感及預防提出因應對策。小兒感染科教授張鑾英表示,兒童免疫反應較弱,一旦感染新冠病毒,症狀不明顯,與感冒差不多。


張鑾英指出,國外研究統計發現,0至9歲兒童確診後,發燒為主要症狀,比率達46%,其次為咳嗽(37%),以及流鼻水、腹瀉、喉嚨痛、頭痛等(均約10%)。


至於10至19歲青少年,染疫後的發燒及咳嗽症狀,比率與年幼兒童類似,但頭痛、肌肉痠痛比例較高,可達30%至40%。另成人新冠肺炎患者常出現的嗅味覺異常,但這在幼兒患者卻不常見,不到10%。


黃立民表示,極少數兒童於(約萬分之3)於感染後的2至6周出現「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此為全身性發炎反應,類似川崎氏症,高燒、皮疹、草莓舌和結膜炎,以及胃腸道症狀(如嘔吐、腹瀉和腹痛)等,更可能進展到心臟衰竭或休克。


「預防重症及感染最有效方法為施打疫苗。」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說,年紀越輕的孩子越容易無症狀感染,防不勝防,因此,家人師長應該盡量施打疫苗,建立防護屏障。


詹長權說,台灣不可能再零風險、零確診,應該學習與病毒相處之道,建議幼兒園不要併班,不要輪流使用玩具,盡量採小班教學,提升清消頻率,打開窗戶,若通風狀況不良,需加裝風扇及空氣清淨機。


台大醫院8月實際監測北部兩間幼兒園空品,結果發現,不論班級大小,只要一結束休息,學童回到教室上課,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就會超過標準值,令人容易昏沉、疲倦。


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宗延表示,業者應該盡量保持通風,改善通風排氣系統,並落實分艙分流,減少學童容留人數和停留時間,另考慮在戶外舉辦學習活動。


更多NOW健康報導
▸C肝追蹤莫輕忽!八旬肝癌嬤難動刀 標靶藥物成契機
▸2020出生vs.死亡人口「死亡交叉」 不孕症補助促催生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一日之計在於晨,而早餐扮演著為整天精神「打地基」的重要角色,但依據調查,台灣有一半學童選擇熱狗、雞塊、甜甜圈等油糖鹽三高的NG早餐,不但增加腸胃負擔、上課時容易昏昏欲睡,更埋下往後慢性病的危險因子。常見的培根、蔥抓餅、肉鬆、丹麥類麵包等,都是看似豐富實則傷害健康的NG食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想要讓寶寶健康成長,寶寶的腸胃道就一定要顧好!根據研究顯示,母乳中所含有的棕櫚酸為β型棕櫚酸,在嬰兒體內容易被吸收利用,對於小兒腸道大有幫助;小兒科醫師建議,母乳是寶寶最佳營養來源,如果要用配方奶粉,則最好是選擇含有β型棕櫚酸的奶粉,才能使寶寶腸胃更健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雙薪家庭時代,家中若有人生病需要照顧,家屬常常面臨蠟燭兩頭燒的窘境。現在,中期照顧病房可代替忙得脫不了身的家屬,以專業醫療團隊做個別化服務,陪伴急性後的腦中風、腦部外傷、脊髓損傷及骨科手術後等具有復健潛能的患者,安心走過復健之路。豐原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李福春說明,中期照護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年一度的大甲媽祖出巡即將在清明節後起駕!根據光田醫院統計,每年大甲媽祖出巡,遶境民眾常有許多健康出問題的情形發生,最常見的就是腳起水泡,其次依序還有感冒、腸胃炎、外傷、挫傷及中暑等;醫師提醒,想要跟隨遶境民眾,可得要注意自己的健康,才能安全為媽祖護駕。大甲媽祖遶境活動即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