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式甲狀腺切除術!脖子不留疤 術中導航聲帶不受損

新式甲狀腺切除術!脖子不留疤 術中導航聲帶不受損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想處理甲狀腺腫大問題,卻不想在脖子上,留一道長疤,無痕手術成了許多患者的新選擇。一名年約60歲王小姐(化名)前往輔大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卓筱芸醫師門診,指名採用經口甲狀腺切除術,就是因為脖子腫大影響外觀,困擾她許多年,經由醫師手術過後,取出一顆約2.5公分良性腫瘤,隔天即可正常飲食,脖子無瘀青現象,僅嘴唇稍微腫脹,一週回診時,完全看不出開過刀,預後良好。

影響外觀、壓迫聲帶 建議手術切除甲狀腺瘤

卓筱芸醫師指出,甲狀腺腫瘤是一種常見疾病,主要與體質及遺傳相關。根據統計每十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甲狀腺腫瘤,好發率為4%~20%左右。研究指出,特別好發20~40歲年輕女性,女性高於男性4.5倍,所幸八成以上以良性腫瘤居多。

臨床上,當醫師確診為甲狀腺腫瘤後,便會視腫瘤的大小,評估是否執行細針穿刺檢查及後續手術之必要性;卓筱芸醫師說明,若於一般穿刺病理檢查,發現疑似為惡性腫瘤,影響外觀、壓迫聲帶,大多建議患者進行手術切除腫瘤。

經口內視鏡甲狀腺手術 脖子無痕不留疤

卓筱芸醫師指出,傳統甲狀腺切除需在前下頸部,劃開一道3至7公分長的傷口,術後須耗費心力除疤,有些患者可能因蟹足腫體質,傷口疤痕更為明顯,時常需要配戴絲巾遮掩。曾有研究顯示,疤痕對於一個人的印象影響甚鉅,若是沒有開刀的人,見面時第一眼大多會先看眼睛、鼻子;但曾經開過傳統甲狀腺手術者,很多人會將視線移至脖子,這份報告佐證了甲狀腺手術,為何會邁入無痕時代。

醫界對此發展出新術式「經口內視鏡甲狀腺手術」。卓筱芸醫師說明,此手術從下嘴唇內側,切開三個0.5到1公分的傷口,藉由內視鏡輔助搭配相關器械,切除甲狀腺結節,術後傷口一週內自然痊癒,幾乎無需特別照護,從外觀看完全無傷疤。不過醫師建議,這項手術適用於良性腫瘤4公分以內、惡性腫瘤小於1公分,以及未接受過任何頸部手術或放射線治療的患者。

術中搭配神經監測器 如導航定位安全性增

卓筱芸醫師表示,為避免手術中,傷及甲狀腺兩側的喉返神經,引起聲帶麻痺問題,通常建議搭配術中神經監測器。此儀器將帶有電極的特殊氣管,接觸於聲帶上,手術時以探測針尋找神經,當神經受到刺激,聲帶上的電極接收到訊號,傳送至儀表顯示出肌電圖,並發出聲響,猶如GPS導航定位系統,協助醫師提早偵測神經位置,增加手術的安全性。

不管是傳統甲狀腺切除或經口內視鏡甲狀腺切除,使用神經探測器輔助,可達到更為良好的手術效果。卓醫師提醒民眾,若疑似惡性甲狀腺腫瘤大於1公分,建議採用傳統手術才能清除乾淨,以安全考量為優先,任何術式須先經過耳鼻喉專科,仔細評估過後,給予病患最佳的治療建議。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1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2月15日衛福部疾管署發布,中國大陸江蘇省傳出H5N6流感病例,今(29)日疫情監測報告再度提到,中國大陸再傳H5N6病例,個案出現在湖南省,目前加護病房治療中;另一方面,世界衛生組織警告,全球面對新冠疫情,在較落後地區有抗生素濫用狀況,因此提高細菌抗藥性,疾管署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國健署發布民國107年(2018年)10大癌症,總共有11萬6,113人新確診癌症,約每4分31秒就有1人罹患癌症,相對前1年快轉11秒,大腸癌連續13年第1名,共有16,525人新確診,比較男女癌症發生差別,男性前3名分別是大腸癌、肺癌、肝癌,女性前3名則是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1月中旬,臺大醫院新竹分院一位內科加護病房的病人不幸腦死,家屬發揮大愛同意器官捐贈,11月12日捐出心、肝、腎、胰臟和眼角膜,其中一枚腎臟由院內吳姓病人進行移植,手術後吳先生恢復順利,不需再進行透析治療。11月26日出院返家。此外,臺大醫院新竹分院也積極發展活體捐腎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 「醫師,我最近看東西都怪怪的,而且比較模糊。」林先生抱怨。 「2隻眼睛都有問題嗎?」醫師問。 林先生先遮住左眼,看看四周,再改遮右眼,蹙起眉頭說:「好像是右眼有問題,看起來柱子會變形,還有些黑影。」 「你有糖尿病嗎?」醫師問。 「有耶,」林先生點點頭,「我血糖都比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