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斷斷續續、重複發生… 他鬧「無痛性血尿」竟是膀胱癌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無痛性血尿不能輕忽!一名70歲老翁就因為血尿問題前往醫院就醫,沒想到醫師用膀胱鏡檢查發現膀胱有腫瘤,進一步切片診斷確定為膀胱癌,且已經是第4期。醫師就提醒,膀胱癌是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9名,症狀以肉眼可見的無痛性血尿為主,且血尿通常斷斷續續、重複發生。

該名老翁最後住院接受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手術,術後發現腫瘤不但侵犯到肌肉層而且無法刮除乾淨,電腦斷層掃描也發現膀胱周邊的脂肪組織不乾淨且骨盆腔淋巴結有腫大現象,還好接受了6次的免疫檢查點抑制治療之後,順利進行根除性膀胱切除及骨盆腔淋巴清掃,術後恢復良好。

奇美醫學中心泌尿腫瘤科主任劉建良表示,在台灣,膀胱癌分布年齡層以40歲以上中老年為主,早期的膀胱癌(非肌肉侵犯型),治療以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加上術後膀胱化學灌藥為主;局部晚期膀胱癌(肌肉侵犯型)以全身性化學治療加上放射線治療,或是根除性膀胱全切除手術為主;轉移性膀胱癌(淋巴轉移、臟器轉移或是骨頭轉移)則以全身性化學治療為主。

劉建良說,過去30年間,晚期病人一旦化學治療無效,往往就沒有更好的治療方式,但健保今年2月起已將3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納入治療8種癌症,這類的膀胱癌病人才有了一線治療生機。

不過,劉建良指出,目前大多數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單獨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癌症的有效率多半只有約20%到30%左右,多數人仍是無效的,但若是有效,效果通常很明顯。

劉建良強調,以奇美醫學中心為例,每年診斷的泌尿道上皮癌新病人約有200到250人,其中晚期膀胱癌病人約占2成到2成5,在目前的手術、化學、放射線、藥物等治療下5年存活率約20%到30%,但更重要的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男子機車車禍嚴重撞擊 罕見「絞刑式骨折」險癱

內部「立委優先」作業程序曝光 台大醫院撇特權:紀錄存檔非工作規範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新冠疫情威脅尚未解除,流感季節將屆,面對新冠肺炎與流感的雙重夾擊,專家提醒年長及慢性病等高危險族群,應積極主動出擊,除了接種新冠及流感疫苗,建議應與醫師討論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必要性。為強化全民防護觀念,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以「新・左流右肺,全面...

閱讀詳情 »

潮健康/編輯部 熬夜「爆肝」害肝指數上升?  脂肪肝也可能是元兇? 工時超長又日夜顛倒,一不小心就「爆肝」?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張學豪醫師接受專訪表示,醫學上並沒有「爆肝」一詞,較接近的疾病為「猛爆性肝炎」,常見B型肝炎或C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患者身上。猛爆性肝炎為一種急性肝炎,會造成患者肝指...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10期將於明(4)日上午10時起開放預約。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本期將提供第二劑AZ疫苗、第二劑高端疫苗、第一劑BNT疫苗預約接種,請符合資格市民至平台進行預約。 衛生局說明,預約平台第10期預約資格為7月22日(含)前已接種第一劑AZ...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