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日夜溫差開始變化大了! 父母得懂這3招幫氣喘兒護好氣管

▲家有氣喘兒,得正確控制護氣管,呼吸才能順暢沒煩惱。(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官方調查,台灣12歲以下氣喘兒童有高達7成3沒有定期回門診追蹤,近來日夜溫差開始變化大了,正是氣喘的好發季節,家有氣喘兒,不少家長都常疑惑到底該怎麼照護才能預防孩子發病?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整理,提醒家長只要做對3項重要的氣喘觀念,就能幫助家中小寶貝好好呼吸。

國健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指出,國內12歲以下兒童氣喘盛行率5.6%,卻有73.3%沒有定期回門診追蹤,且多達67.2%完全沒有使用治療氣喘的處方藥物。

藥害救濟基金會強調,「留意症狀與發生頻率」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因為許多家長常將長時間的咳嗽誤以為是感冒未痊癒的症狀,然而如果5歲以下的小朋友反覆性喘鳴或咳嗽,很可能就是氣喘,應就醫進行檢查。

尤其,與一般感冒或病毒感染不同的是,兒童的氣喘會出現較長時間的咳嗽、喘鳴、呼吸沈重等症狀,通常會超過10天;在清晨或夜間會有明顯的咳嗽,導致小朋友在睡眠中醒來或伴隨著喘鳴聲及呼吸困難的症狀。

第二步則是要「定期回診規律用藥」,根據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INA)2019最新氣喘診療指引,建議5歲以下有氣喘病史或喘鳴發作頻繁症狀的孩童,於日常使用長期控制型藥物,以控制病情。若是急性發作或因季節有偶發性氣喘症狀,於有需要時可使用吸入型短效乙二型交感神經刺激劑,來緩解症狀。且唯有遵照醫囑,才能預防急性氣喘症狀發生。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還要「妥善遠離過敏原」減少暴露在容易誘發呼吸道不適的危險因子中,像塵蟎、動物毛屑、黴菌、二氧化氮、煙霧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也避免讓小朋友待在吸菸的房間或車內等空氣不佳的環境,以免誘發氣喘發作。

如果外出或天氣溫差大時,則要戴上口罩,避免不良空氣品質和冷空氣過度刺激,引起呼吸道不適。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武漢肺炎肆虐全球,因資訊傳播快速透明,民眾大都能在短時間內建立防疫觀念,但網路也充斥許多似是而非觀念,比如為避免接觸傳染,消毒液的使用就很重要,以下就以最常見的酒精、漂白水及次氯酸水,從消毒能力、適用時機及人體影響三方面分析如何正確使用。 酒精適合消毒手...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躲疫情不敢出門,也別一直「低頭」!一名44歲男性上班族,工作本來就需要長期坐在電腦桌前,下班後的消遣也愛用手機上網,屬於標準的低頭族,最近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更少外出了,低頭滑手機時間倍增,2周前開始隱約感覺上背發痛,隨後連手臂、手指...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口罩實名制2.0」今(12)日上午9點正式開放預購,儘管中央早就呼籲口罩線上預購並非先搶先贏,將一路開放到18日晚上8點,但台灣人似乎依舊偏愛「搶頭香」,其中最方便的手機健保快易通APP幾乎一開放就當機、閃退,而健保署統計,開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