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產兒各項器官發展都未成熟 呼吸是生命第1個關卡!

早產兒各項器官發展都未成熟 呼吸是生命第1個關卡!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每年約有2萬名早產兒誕生,將近每30分鐘就有1名早產兒來到世上,研究更指出,每3名28至34周出生的早產兒,就有1名可能會出現呼吸窘迫症侯群。早產兒基金會董事許瓊心指出,多數早產兒皆需要仰賴額外的氧氣供給,或使用呼吸器加以輔助,如果出現呼吸器無法與呼吸同步,反倒造成不可逆傷害。


早產兒基金會表示,新型「神經調節輔助呼吸模組」透過偵測橫膈膜活動,進而協調呼吸器、以對應病人大腦及肺部的活動,可減少近50%的不同步情況,也降低早產兒需使用呼吸器輔助的時間。


早產兒各器官都未成熟 呼吸問題是急迫關卡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新生兒人數雖逐年下降,但早產兒的比例卻呈現上升趨勢,從2008年的8.8%,到2018年最新統計已逼近10%,早產兒因未足月便出生,器官發育仍未成熟,經常伴隨許多疾病風險,呼吸問題更是第1個關卡。


許瓊心表示,肺部是身體最後1個發育成熟的器官,胎兒在母體內時肺部本身並沒有呼吸功能,氧氣的獲得與二氧化碳的排除都藉由胎盤與母體交換來完成,直到出生後肺部才會開始正常運作。


許瓊心強調,若胎兒提早出生,肺部發育不全,可能沒有辦法生成足夠的表面張力素,進而使肺泡塌陷,影響呼吸中樞功能。而過去研究統計顯示,呼吸窘迫症候群是最常見的早產問題,28至34周出生的早產兒中,每3個就有1名可能會出現呼吸窘迫症候群問題。


嬰兒呼吸補給 早期卻有高達3成機器與早產兒呼吸不同步


許瓊心提到,多數早產兒在剛出生時,皆需要額外的氧氣供給,或使用不等程度的呼吸器來幫助順暢呼吸,照理說,為了減輕肺部及吸氣肌肉的負擔,呼吸器應該要與病人自主呼吸的節奏同步,但因早產兒的呼吸型式多變,機器設定和調整不易,經常出現呼吸器與早產兒呼吸不同步情況。


早產兒基金會補充,幾乎每位使用呼吸器輔助的早產兒都曾遇過與呼吸器不同步的狀況,且平均發生頻率可達33%,嬰兒看似仍能完成呼吸動作,但肺部和吸氣肌肉卻容易間接受損,甚至衍生成肺傷害、慢性肺疾病等併發症,還可能延後脫離呼吸器的時間和延長住院天數。


NAVA模組監控呼吸頻率 讓早產兒呼吸動作與機器同步


許瓊心醫師也說,為了降低病人和呼吸器發生不同步,現已出現許多新型輔助設計,其中「神經調節輔助呼吸(NAVA)」模組,不同於一般呼吸器強硬控制病人的呼吸動作,NAVA模組透過橫膈膜電位導管,監控病人的橫膈膜活動,進而協調呼吸器以對應病人大腦及肺部的活動,將呼吸自主權交還給病人 。


許瓊心醫師進一步分享,多項國內外對照實驗發現,相較於一般呼吸器,NAVA模組可以較準確偵測病人的呼吸狀態,並且減少近50%的呼吸器不同步情況 ,讓早產兒可以順暢地完成每一下呼吸動作,也可以減少對肺部造成的傷害,且臨床使用結果也顯示,在NAVA模組輔助下,可以減少早產兒使用呼吸器輔助的時間,也可以讓早產兒提早拔管、提早離開加護病房。


更多NOW健康報導
▸穴位、肌肉紋理雙效刺激 中醫針灸美顏不著痕跡
▸開放美豬、美牛陳時中親上火線 強調換來台灣國際地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衛福部「細胞治療技術資訊專區」改版上線 資訊更完整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牙齒沒顧好,很可能還會讓你丟了面子!牙齒平日沒有好好保養,容易發生蛀牙或有牙周病困擾,未能及時治療的話,恐造成掉牙、缺牙等情形,影響面子美觀問題。專業牙醫師指出,缺牙除了外型不美觀外,還可能影響咀嚼功能,長期下來會導致營養吸收不良,甚至損害身體健康與生活品質。 裝活動...

閱讀詳情 »

28歲陳先生身體健壯,雖然曾在健檢時被告知「心臟有問題」,但無不適的緣故,並未積極就醫,且跑步重訓樣樣來。日前深夜在家中無預警昏厥,失去生命徵象,雖然家人在第一時間施行心肺復甦術並通報119,可是送到醫院時仍幾近「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經緊急施救但反覆電擊無效,遂同時會診心臟血管外科醫師為病患裝置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老公天天喊累性趣缺缺,當心是自律神經失調造成!張小姐與高科技工程師老公透過相親結婚,婚後發現老公每天下班倦容滿面,即使補眠精神也不見好轉。更糟糕的是,老公碰她的次數,新婚不到半年就「歸零」。為了挽救自己的性福,張小姐拉著老公就醫檢查,發現老公有自律神經失調問題,影響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