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產兒跟缺鐵有關係 孕媽咪快筆記補鐵飲食3守則

早產兒跟缺鐵有關係 孕媽咪快筆記補鐵飲食3守則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常說懷孕期間1人吃2人補,專家提醒,在懷孕之前更要補,因為2成育齡婦女有貧血缺鐵問題,若懷孕期間缺鐵,可能導致胎兒早產、低出生體重,寶寶還可能發育遲緩,建議孕前就應該多攝取富含鐵質的食物,才能孕育健康的寶寶。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表示,女性進入青春期後至更年期前,每月皆會流失經血,而成為貧血高風險族群。貧血症狀為疲勞、嗜睡、頭暈、體能衰退、臉色蒼白等,其中最常見的類型即為缺鐵性貧血。

 

進入懷孕階段,孕媽咪會因生理變化而增加血液量,加上分娩時的大量出血與產後哺育母乳,容易導致鐵質耗損較多,此時母體對鐵的需求量會加大,更容易貧血。

 

黃閔照說,鐵是製造母體及胎兒血紅素的重要元素,如果在懷孕期間缺鐵,可能導致胎兒早產、出生體重低。此外,新生兒出生4個月內所需的鐵質來源由孕期母體提供,如果媽媽在懷孕時,沒能儲備足夠的鐵,就可能造成寶寶發展遲緩。

 

據國民健康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成年女性每日建議鐵攝取量為15毫克,才能預防貧血,為此,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主任駱菲莉提出補鐵3大飲食守則。

 

(一) 鐵質食物

 

建議女性多吃含有豐富鐵質的食物,包括海產類(文蛤、章魚、蚵仔等)、肝臟、紅色肉類,但不宜超過每日建議攝取量。

 

(二) 維生素C

 

多攝取維生素C,最簡單的方法是在餐中或餐後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當季水果,就能促進鐵吸收。

 

(三) 深色蔬菜

 

多吃深色蔬菜,富含鐵質的動物性食物常含有高量脂肪,而深綠色蔬菜的鐵吸收率雖然較低,但亦可作為部分鐵質的來源,例如:莧菜、甜碗豆、紅鳳菜等。

 

駱菲莉表示,孕前女性應該避免用餐時喝茶,因為茶中的單寧酸會與鐵形成不溶性化合物,減少近50%的鐵質吸收,建議不要於用餐時喝茶類飲料。

 

為了讓媽咪及寶寶更健康,早發現異常及早治療,國健署提供孕婦免費10次產檢,第1次產檢就包括了血液常規檢查,檢驗血紅素濃度,並透過1對1衛教指導,讓準媽咪提高孕期營養健康識能。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馬姍妤/新竹報導】王女士主訴咳嗽超過1周且有背痛情形,診所醫師診斷是感冒及神經痛,但治療許久病況都沒改善,懷疑有其他問題,便轉診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胸腔科門診檢查,發現肺部有腫塊,不排除為惡性腫瘤,進一步安排住院詳細檢查與切片化驗後,確診是第4期肺癌,需規劃下一步治療計畫。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黃大千/新北報導】時序入秋,氣候由熱轉冷,是溼疹、汗皰疹病人最苦惱的季節。中醫師指出,溼疹、汗皰疹是體內溼毒代謝不良造成,除了靠規律用藥緩解,還要從飲食避生冷,早睡不熬夜做起,才有可能降低症狀反覆發作的機會,維持生活品質。   中醫師鄭愛蓮表示,類固醇、抗組織胺是西醫治療皮膚...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媽媽寶寶】以下列舉出10項準媽媽認為的NG行為,由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李偉浩為各位孕婦說明影響程度。   NG1:與另一半進行性行為   多數孕婦會擔心激烈的性行為而動了胎氣,達到高潮時,子宮又會收縮,但由於這些收縮時間短又不強烈,並不會造成胎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