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臟瓣膜異常導致心衰竭恐致命 修補手術有這些選擇

心臟瓣膜異常導致心衰竭恐致命 修補手術有這些選擇

【NOW健康 李蔚萱/桃園報導】日前劉真因心臟病手術而逝世的消息震驚大眾,其病症是因主動脈瓣膜狹窄所導致。國軍桃園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科主任顏至謙醫師表示,人的心臟有4個瓣膜,而常見的「二尖瓣脫垂」問題,是指二尖瓣的瓣膜較肥厚、鬆弛,嚴重者瓣膜無法緊閉,使部分血液在左心室收縮時,逆流回左心房。


顏至謙特別說明,別輕忽心臟逆流,心臟逆流有如沉默炸彈!患者平時不會有感覺,但等到發現身體不適,如:易喘、胸悶、呼吸困難時,通常已病情嚴重,根據臨床發現,重度二尖瓣膜閉鎖不全患者,約3到5年會演變成心臟衰竭而致命。因此顏至謙強調,二尖瓣脫垂患者應定期追蹤檢查,中重度患者則需考慮手術治療,若延誤治療黃金期,即使將瓣膜修補好,心臟功能恐怕也永久受損。


顏至謙舉例,他曾收治過1名70歲女性患者,行動易喘且反覆肺積水。考量到患者年紀,如若選擇傳統的開胸手術,會在胸口留下約20至25公分長的傷口,術後復原期較長,對患者體力損耗較大,是對年長者的一大負擔。再加上考慮其先天性失聰且文盲,擔心術後復健溝通不易,故施以微創內視鏡手術,術後1周即可返家。


另有1名30多歲男性青年,是家中唯一經濟支柱,需盡快回到工作崗位。傳統恢復期長的開胸手術就不適合此患者,考慮到術後復原時間的長短,最後該患者選擇恢復期短的微創手術。術後此2人皆恢復良好。


顏至謙說明,所謂的「微創內視鏡手術」,是其中1種修補心臟瓣膜手術。相較傳統開胸手術需將胸骨鋸開,會有1道20至25公分從頸部延伸到腹部的胸口;「微創內視鏡手術」是在肋骨間橫切1道10公分傷口,女性可將傷口隱藏於乳房下緣。手術時間約6小時,由於傷口小,可減少患者疼痛並縮短復原期。但因傷口小,醫師視野受限,故有一定風險且難度高,須由經驗豐富且技術純熟的醫師操刀才有保障。曾有肺傷害或胸腔手術者,恐有肺沾黏現象,會影響手術視野,這類患者就不適用此手術。


心臟瓣膜異常導致心衰竭恐致命 修補手術有這些選擇

▲傳統的開胸手術(左)是從頸部延伸到腹部切1道約20至25公分的傷口;微創內視鏡手術(右)是在肋骨間橫切1道10公分傷口。(圖/NOW健康製作)


顏至謙最後提醒,心臟病患者往往因症狀不嚴重而輕忽,瓣膜疾病透過心臟超音波即可檢查,篩檢率高,但手術比率卻很低。因此民眾切勿諱疾忌醫,拖延病情致惡化,屆時不僅提高手術風險,也降低術後復原能力。患者術後應控制三高,勿抽菸飲酒,維持血液暢通,並定期追蹤檢測。


【NOW Talk】顏至謙醫師:現任/國軍桃園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科主任。顏醫師一直長期關注社區發展平衡,所以致力於無償宣傳基礎醫學講座,與老人共餐輔導。如果有需要者可聯繫,皆為無償。


更多NOW健康報導
▸前總統李登輝病逝享耆壽98歲 因吸入性肺炎住院174天
▸幼兒溼疹半夜哭鬧爸媽好心疼 中醫調理一覺到天明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幼兒溼疹半夜哭鬧爸媽好心疼 中醫調理一覺到天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又到中秋季節,許多民眾總會應景吃烤肉,巷弄裡各種烤肉香撲鼻而來,月圓人團圓,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資深營養師尤宣文教你4個原則,開心烤肉也可以吃得健康。一、自製醬料替代重口味醬料許多烤肉肉品在過去都採用醬油或是重口味的醬料醃漬,烤熟後再沾醬吃,尤宣文建議,民眾可以採取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南報導】鄭女士在104年完成右下顎後牙區金屬燒附陶瓷假牙後,鄰近假牙的牙齦開始出現廣泛性潰瘍,治療始終無法痊癒,在醫師建議下接受過敏原測試後發現,本身對金、鉻、鎳等金屬有過敏反應,但此類金屬為金屬燒附陶瓷假牙常用的合金成分,因此,將病人原來的假牙移除,並換上全陶瓷假牙後,牙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癌症關懷 鄭翠芬醫師談乳癌﹞33歲的女老師,3年前罹患初期乳癌時,因考慮到未來生育問題,醫師建議,使用停經針加上口服抗賀爾蒙治療,病情一直得以控制,但在術後第4年的年度追蹤檢查 卻發現肝臟與深部淋巴結有癌細胞轉移的跡象,面對癌症復發,讓她十分焦慮。所幸使用新的標靶藥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全球獨有的台灣國寶「牛樟芝」,研究顯示其有助保肝、調節免疫等功效,是坊間詢問度破表的珍貴藥材。不過,不肖業者誇大療效等手法,也讓牛樟芝蒙受不白之冤。台灣牛樟芝龍頭公司董事長吳光照指出,透過智能化植物工廠,控制風、光、水、氧、菌,經歷多年才成功栽培出有效物質濃度最高、產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