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餐吃不好壽命長不了 早餐吃太快患癌風險高

一日之計在於晨,但如果早餐不好好吃,會對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不好好吃,不僅體現在早餐吃什麼食物上,進餐的速度太快也會導致患癌風險增高。

早餐吃不好壽命長不了 早餐吃太快患癌風險高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可很多人早晨寧願花時間賴會床,或者精心梳洗打扮,也懶得拿出20分鐘認認真真吃個早餐。近日,"家庭醫生在線"發起"早餐營養狀況調查",共1733人參與。結果顯示,國人普遍存在不吃早餐、早餐吃太快、早餐不營養、早餐不衛生等幾大問題。這關鍵的第一餐如果不吃或吃不好,就好像在一天開始時沒有給身體這台"機器"加滿足夠的"燃料",造成其疲勞運轉。英國著名臨床心理學家羅斯·泰勒指出,早餐的質量不僅影響人一天的決策和思維能力,還會造成胃炎、肥胖、膽結石等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德國埃朗根大學研究表明,不注重吃早餐的人壽命甚至平均縮短2.5歲。

  不吃早餐,惹來“三高”。

  調查顯示,38.54%的人不能堅持每天吃早餐,4.16%的人甚至從來不吃。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研究發現,不吃早餐,大腦會釋放出需要高熱量的信號,導致午餐和晚餐攝取“垃圾食品”的機率大增。長期如此,肥胖症、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等都會找上門來。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還證實,這種做法會使患心髒病危險增加27%。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強調,每天吃早餐是世界衛生組織倡導的健康生活方式,沒時間、沒胃口、控制體重等都不是合理的藉口。應專門留出一個固定的早餐時間,培養吃早餐的習慣,家長的言傳身教、家庭成員的相互影響都至關重要。

  早餐吃太快,患癌風險高。

  調查中有60.42%的人在10分鐘內吃完早餐,5分鐘內吃完的佔9.38%。對此,馬冠生指出,狼吞虎咽最直接的影響是消化不良。美國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研究指出,咀嚼不細,胃腸負擔加重,患上胃食管反流的機率大大增加。日本神經內科醫學博士米山公啟說,吃飯太快無法激發腦神經活動,人會變笨。日本大阪大學還研究發現,吃飯速度太快會導致肥胖機率翻倍。而且,多數人不顧食物太燙就匆忙吃完,長期高溫飲食可能會誘發癌症。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飲食過熱和食道癌等多種消化道疾病息息相關。

馬冠生建議,早餐最好安排在6:30~8:30之間,用15~20分鐘的時間在家吃完,養成健康、規律的作息習慣。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建議,頭天晚上可以先把食物做成半成品,早上煮湯熱飯的時候,見縫插針地洗漱、收拾,就能為吃早餐騰出時間。

  早餐不營養,反應跟不上。

  早餐不僅要吃,更要吃好,但調查發現,國人普遍不夠重視早餐的營養搭配,吃的內容較單一。馬冠生說,早餐質量差,造成血糖水平相對較低,不能及時為大腦提供充足能量,易出現心慌、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大大降低工作和學習效率。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詹姆斯·鮑爾奇博士指出,吃得單一會導致機體缺乏必需的維生素、礦物質等,甚至嚴重阻礙血液循環。美國弗吉尼亞聯邦大學研究顯示,早餐吃得越豐盛,血糖、血脂控制得越好,減肥效果也越顯著。

  “早餐攝入的能量應占到全天總能量的25%~30%。”范志紅建議,高質量的早餐營養搭配應該做到“四有兩不要”,即有澱粉類主食;有富含蛋白質的奶類、蛋類、豆類;有蔬果;有一勺堅果;不要油炸食品;不要燒烤或熏製品。

就餐環境差,安全隱患大。

  調查中發現,有57.29%的人常在外吃早餐,其中“在路邊攤購買早餐,邊走邊吃”的佔14.58%,“在學校或公司飯堂吃”的佔17.71%,“買回學校或辦公室匆匆解決”的佔25%,這其中存在不少安全隱患。邊走邊吃為“病從口入”提供了機會,而且,會讓胃很不舒服,影響到它的正常消化,最終導致胃炎,甚至出現胃下垂。在公交車上吃早餐也不安全,研究發現,公交車扶手上每10平方厘米就有380個菌落,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致病菌。在車上吃東西,如遇到加速、急剎車,還可能造成嗆噎、咬舌等意外。還有不少人一邊工作一邊胡亂塞幾口,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研究指出,這樣不集中精力吃飯的行為,會引起消化不良,增加肥胖風險。

  早餐街頭買,衛生難保證。

  記者調查發現,街頭早點攤衛生條件堪憂,很多攤主都是一邊找錢一邊加工食品,攤子多設在路邊,灰塵、汽車尾氣“此起彼伏”。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王興國告訴記者:“炸油條、油餅需要大量用油,小販很可能用地溝油。即使正規油,經反复烹炸,有害成分也會越聚越多。”另外,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指出,多數早點攤提供的塑料袋質量不過關,將高溫食物裝入其中,會析出重金屬和化學物質,有致癌危險。

  除了呼籲有關部門加強對早餐行業的監管外,馬冠生和范志紅共同建議,早餐最好自己做,並在家裡吃完。如果實在沒有條件,一定要到正規、可靠的餐飲店購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隨著醫療技術進步,人們的平均壽命逐漸延長,但卻還是敵不過身體自然的老化,健康管理因此成為現代人必修的人生課題。然而,根據衛福部調查統計,超過46%的民眾平均健康識能不足或不及格;研究也發現,國人健康識能不足將增加3到5%的醫療支出。為了增進國人健康識能,亞洲健康識能學會、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還有什麼油可吃!?食用油違法添加銅葉綠素、混油使用的廠商一家家浮出檯面, 對於政府怎麼會核發食品GMP認證給這些食品廠商,以及沒有做好檢驗把關,立委點名要衛福部負責。雖然經濟部已針對頂新、興霖及正義公司的油品混摻撤銷GMP認證;不過,該如何使產品檢驗認證制度更完善,以及檢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許多民眾因為生活、工作忙碌,卻忽略了補充身體水分,或是以糖份高的飲料代替開水來達到解渴,但是您是否想過,天天好幾杯的飲料,可能導致血糖升高。另外,許多年長的糖尿病患者,口渴感覺較不明顯,也因此急診室中多了許多體內水分嚴重流失,血糖飆高的糖尿病患者。台北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45歲的李先生,今年4月開始左耳有悶塞感,因聽力沒有影響,起初不以為意,但悶塞感一直持續,到診所就診診斷為感冒引起,醫師交代按時服藥多休息;不料,半個月情況仍為改善,做了中耳通氣管置放手術才好轉,但2個月後卻在頸部摸到腫塊,到醫院檢查確診為鼻咽癌。收治這名患者的衛生福利部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