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早餐這樣吃 鈣磷比不及格骨鬆找上門

  許多人都知道多攝取鈣質,可以鞏固骨骼健康,但卻不知道飲食中鈣磷攝取比例也很重要,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建議鈣磷攝取量為1.3:1,才能有效吸收鈣質,不過,研究發現,國人常見早餐「三明治、美式咖啡」,鈣磷比僅為0.21:1,長期下來,增加缺鈣危機,成為骨鬆高風險群。

  據統計,台灣地區不分老少均缺鈣,高達97.6%的人鈣攝取不足,及鈣質吸收不夠,還可能因為鈣磷攝取量比值嚴重偏差,而導致體內鈣質吸收都發生問題。究竟鈣磷比為何如此重要?禾馨醫療小兒科陳映庄醫師解釋,鈣和磷元素在體內的吸收和代謝是相互制約的,只要保持在適當的比例範圍,就可以確保鈣質被小腸充分的吸收,減少噬骨作用,進一步維持骨骼的生長發育。

  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兼任居家營養師宋明樺找出國人常見6種早餐組合,並參考衛生福利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分析鈣和磷的比例,結果發現,這些早餐組合的鈣磷比均不及格,其中以「蔥油餅和奶茶」最為嚴重。1份蔥油餅的鈣含量僅有19毫克,但磷卻有218毫克,鈣磷比僅0.08:1,加上奶茶,情況更慘,鈣磷比降至0.07:1,嚴重影響體內鈣質吸收。

  至於「三明治和美式咖啡」,看似健康實際上鈣含量僅62毫克,而磷288毫克,鈣磷比0.21:1,遠低於建議值1.3:1,如果天天都吃這早餐,鈣質一定不夠。令人意外的是「穀片加牛奶」,鈣磷比僅0.6:1,宋明樺解釋,牛奶的鈣磷比不錯,但穀片本身較差,以致於使整體組合比例失衡。

  陳映庄指出,許多家長在補鈣食物上仍有錯誤認知,門診常見媽媽因為孩子發育不好,拼命給小孩吃些「轉大人」食物,如大骨湯、烏骨雞湯和魚肉類,但這些食物的鈣質含量偏低,且鈣磷比相差太多,難以補出成效。

  如何有效補鈣?陳映庄建議,適度的戶外運動,增加維生素D的合成,因為鈣質進入人體後並非馬上被利用,必須透過維生素D的轉化才有可能被儲存。在飲食上,除了多喝牛奶、多吃乳製品,還該多吃蝦米、小魚乾和黑豆芽、青蔥等優質鈣磷比食物。此外,準備三明治時,將火腿換成起司,將奶茶換成牛奶,平衡早餐的鈣磷比例。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也出現院內確診!台大醫院今(19)日發聲明證實,該院工務室有一名員工(非醫療單位),於5月18日出現發燒症狀,採檢後當天傍晚確認為陽性,目前已立即通知全辦公室同仁接受採檢,並進行環境採檢及清潔消毒,而至目前為止已共10人陽性。台大醫院將於11點視訊記者會說明。...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病例大爆發,8天出現1024例新增病例,究竟每日確診超過百例的日子還要多久?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今(19)日示警,如果沒有確實執行停課、八大場所關閉、公共場所酒精消毒習慣等措施,單日確診超過100例的狀況將持續至6月底;他更說,目前台灣社區流行的傳播力之高,幾乎...

閱讀詳情 »

報新聞/王百佑報導 疫情升溫,指揮中心18日公布新增240例本土案例,有2例死亡。《彭博社》4月「全球抗疫韌性排名」台灣下降到第5名,「疫苗獲取」這項指標則是倒數第2名。台灣的疫苗接種的進度不到1%,嚴重落後其他國家。 全球抗疫韌性排名(圖片來源立委高虹安辦公室) 疫情指揮中心資訊是台灣已洽購到的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