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易腿痠抽筋? 靜脈曲張作怪

易腿痠抽筋? 靜脈曲張作怪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苗栗一位長期務農的75歲陳伯伯,近1、2個月以來每天睡覺時腳板都會抽筋,走一小段路就會感到雙腳痠痛,小傷口也容易大量流血。陳伯伯就醫後經醫師檢查才發現,原來自己因為長期務農造成雙腳產生靜脈曲張及併發症,接受雷射閉鎖手術後,陳伯伯的狀況獲得大幅改善,也恢復正常生活。

雙足長期受壓易靜脈曲張 手術可根除、微創傷口小

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李俊毅表示,靜脈曲張為雙足長期受到壓力,腳上血管會變得較明顯,剛開始不會有任何不適,因此民眾常忽略症狀,時間一久,雙腳外觀可能會佈滿深藍色粗壯血管或是產生雙腳容易痠痛、抽筋次數頻繁、腳上傷口血流不止等併發症時,患者才會想到要求醫。

長期負重、長時間站立或蹲坐、腹內腫瘤及心臟疾病都容易導致靜脈曲張循環不良,對於已經形成之靜脈曲張,藥物治療僅能提供有限成果,手術治療是唯一可根除的方式。過去的傳統手術傷口大,術後有強烈疼痛感,現今微創手術可使用傷口小、疼痛感也降低許多。

預防這樣做 持續觀察勿拖延

李俊毅醫師提醒,想預防靜脈曲張,平日裡同一個姿勢太久維持20-30分鐘就需變換姿勢,工作上要長時間站立的民眾,除了定時坐下休息之外,好的彈性襪就是最佳的幫手,對於腹內有壓力來源的病友也要記得定期腹腔檢查及治療來減少腹壓,靜脈曲張雖不會造成立即性的生命威脅,但也要持續觀察,切勿等到產生併發症時才就醫處理。(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7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國內新增10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分別為9例境外移入及1例本土。本土個案為未滿5歲男童(案365),為案343、356同住家人,3月25日曾出現發燒症狀,4月2日案343檢驗陽性,經衛生單位進行接觸者採檢,於今日確診;該起家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血管性疾病的發生率節節上升,發生的年齡層卻持續下滑!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與飲食有密切的關聯性,為了不讓血管阻塞、保持血管的彈性,平常可藉由飲食保養,以防止血管過早老化,降低血管性疾病的威脅。   血管性疾病的發生與食物中含有高油、高糖有密切的關係。一旦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造成民眾搶買口罩,只要跟防疫、解毒、增強免疫力沾上邊的產品,就會大受歡迎,部分宮廟甚至免費提供偏方或自製中藥草,聲稱能夠消災解毒,但醫師提醒,千萬不要服用成分不明的中草藥,以免傷肝又傷腎。   60歲的張媽媽患有B型肝炎,最近聽聞家附近的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最近醫院很恐怖,寶寶可不可以先不打針?能延後到疫情緩和時再接種嗎?」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說,最近門診接到不少類似疑問電話,家長擔心幼兒至醫院會增加感染風險,這已經反映在門診,約有3分之1幼兒未依照回診施打預防針。   李敏駿說,依政府規定,嬰幼兒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