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泡澡學問大…這兩點搞錯傷皮膚 中醫教你正確藥浴養生法

泡澡學問大 hellip;這兩點搞錯傷皮膚 中醫教你正確藥浴養生法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中醫對藥浴的記載,最早在古代醫學經典《黃帝內經》就已提及,進入東漢以後,中醫醫聖張仲景也曾使用洗、浴、薰等方法治病,並提到藥浴後調理及注意事項,周朝開始,流行香湯浴,所謂香湯,是利用中藥佩蘭煎之藥水沐浴,氣味芬芳馥郁,並兼有祛濕解暑醒神的功效,所以流行於百姓日常生活中。

唐朝楊貴妃泡藥浴美肌養生 推崇流傳至今

然而藥浴不只風行於民間,也盛行於宮廷,到了唐朝,藥浴變成了宮廷仕女美容養生的生活習慣,唐朝的楊貴妃,就非常喜歡以桃花沐浴,因此,白居易在《長恨歌》中便以「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來形容楊貴妃。清朝時期由於權貴特別重視養生,藥浴便極受推崇且流傳至今。
中醫藥浴泡澡為健康加分 皮膚患者當心過敏

在冷冷的冬天泡個熱水澡,令人身心舒暢,現代人也會中醫藥浴養生法融入其中為健康加分,除了有治療的效果,還可以為身體排毒、促進新陳代謝,在健康保健上好處多多,但究竟怎麼泡才不會適得其反傷害肌膚,以及泡澡需要注意什麼呢?

恩主公醫院中醫部黃琦雯醫師表示,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對藥物吸收總量不亞於口服及注射,因此藥浴用藥與內服藥一樣,仍需尋求醫師建議,遵循處方原則,辨病辨證選藥,敏感性皮膚患者也需醫師評估,避免產生過敏等副作用。

怎麼泡才不傷皮膚 這兩項要點須注意

除了外傷或使用錯誤的保養品會造成皮膚屏障受損以外,常常被人忽略的是溫度及過度清潔,甚至長時間泡水就足以損害皮膚,因此不可不知道泡澡的注意事項:

1.切勿清潔過度:

一般人在泡澡前後都會先清洗身體,由於泡澡時會帶走一部分皮脂,若使用去脂力過高的產品,或清潔次數過多,皮脂膜被完全洗去,會造成角質蛋白變性脫落,細胞間脂質流失,進而導致的屏障功能脆弱或乾燥搔癢,一般而言,前後擇一使用成分單純的清潔產品即可,清洗時也避免過度搓洗,清洗擦拭後也可以使用乳液保濕。

2.水溫和時間很重要:

過熱的水溫同樣會加速破壞皮脂膜,理想的水溫應控制在攝氏38度到42度之間,曾有研究指出,這個範圍的水溫可幫助熱休克蛋白產出,修復受損細胞,協助蛋白質順利合成與分解,讓細胞有活力,並且促進血液循環,提升免疫力。很多民眾誤以為泡過水的皮膚能有充足水分,事實上泡澡時間超過30分鐘反而會讓皮膚更乾燥,理想時間為20到30分鐘左右,每周2-3次即可。

【延伸閱讀】

牙痛、下巴痠麻,顳顎關節障礙作祟 醫師有解「針」厲害!

惱人泌尿道感染 國外首推「它」成黃金防護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1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國內疫情急遽升溫,不少患者不敢回診,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任林志堅表示,目前精神科門診的患者確實減少2~3成,這也導引出另一隱憂,像是思覺失調症及躁鬱症等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因病識感不足,加上容易焦慮、緊張的狀況,容易自行脫離治療軌道,當病況又加重,最終急性期還是得回到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目前「生物相似性藥」一詞在國內相對陌生,為提升大眾對生物相似性藥的認知,增加生物相似性藥普及率,減輕國人醫療保險負擔,中華景康藥學基金會於今年推出生物相似性藥民眾宣導計畫,特別邀請高雄榮民總醫院藥學部李建立主任分享院內生物相似性藥實務經驗。生物相似性藥使用已為國際趨勢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台灣靠著迅速反應及民眾配合,維持近一年正常生活,卻在5月病例暴增破萬,舉國措手不及。英國《衛報》分析,台灣成為「防疫成功下的受害者」,源於過於自信可以防堵病毒,低估變異病毒株的傳染性,且在全球缺貨、地緣政治的干擾下無法取得足夠疫苗,是典型的「沒有為疫情爆發做足準備...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冠死亡增加22名,當中有100多歲長者不敵病魔外,1名30多歲女性在5月29日快篩陽,PCR卻呈現陰性,31日再次PCR才確診,6月6日死亡,發病僅有發燒、咳嗽、喉嚨痛;另外,針對使用瑞德西韋時機,指揮中心強調,已使用呼吸器就不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