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泡澡學問大…這兩點搞錯傷皮膚 中醫教你正確藥浴養生法

泡澡學問大 hellip;這兩點搞錯傷皮膚 中醫教你正確藥浴養生法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中醫對藥浴的記載,最早在古代醫學經典《黃帝內經》就已提及,進入東漢以後,中醫醫聖張仲景也曾使用洗、浴、薰等方法治病,並提到藥浴後調理及注意事項,周朝開始,流行香湯浴,所謂香湯,是利用中藥佩蘭煎之藥水沐浴,氣味芬芳馥郁,並兼有祛濕解暑醒神的功效,所以流行於百姓日常生活中。

唐朝楊貴妃泡藥浴美肌養生 推崇流傳至今

然而藥浴不只風行於民間,也盛行於宮廷,到了唐朝,藥浴變成了宮廷仕女美容養生的生活習慣,唐朝的楊貴妃,就非常喜歡以桃花沐浴,因此,白居易在《長恨歌》中便以「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來形容楊貴妃。清朝時期由於權貴特別重視養生,藥浴便極受推崇且流傳至今。
中醫藥浴泡澡為健康加分 皮膚患者當心過敏

在冷冷的冬天泡個熱水澡,令人身心舒暢,現代人也會中醫藥浴養生法融入其中為健康加分,除了有治療的效果,還可以為身體排毒、促進新陳代謝,在健康保健上好處多多,但究竟怎麼泡才不會適得其反傷害肌膚,以及泡澡需要注意什麼呢?

恩主公醫院中醫部黃琦雯醫師表示,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對藥物吸收總量不亞於口服及注射,因此藥浴用藥與內服藥一樣,仍需尋求醫師建議,遵循處方原則,辨病辨證選藥,敏感性皮膚患者也需醫師評估,避免產生過敏等副作用。

怎麼泡才不傷皮膚 這兩項要點須注意

除了外傷或使用錯誤的保養品會造成皮膚屏障受損以外,常常被人忽略的是溫度及過度清潔,甚至長時間泡水就足以損害皮膚,因此不可不知道泡澡的注意事項:

1.切勿清潔過度:

一般人在泡澡前後都會先清洗身體,由於泡澡時會帶走一部分皮脂,若使用去脂力過高的產品,或清潔次數過多,皮脂膜被完全洗去,會造成角質蛋白變性脫落,細胞間脂質流失,進而導致的屏障功能脆弱或乾燥搔癢,一般而言,前後擇一使用成分單純的清潔產品即可,清洗時也避免過度搓洗,清洗擦拭後也可以使用乳液保濕。

2.水溫和時間很重要:

過熱的水溫同樣會加速破壞皮脂膜,理想的水溫應控制在攝氏38度到42度之間,曾有研究指出,這個範圍的水溫可幫助熱休克蛋白產出,修復受損細胞,協助蛋白質順利合成與分解,讓細胞有活力,並且促進血液循環,提升免疫力。很多民眾誤以為泡過水的皮膚能有充足水分,事實上泡澡時間超過30分鐘反而會讓皮膚更乾燥,理想時間為20到30分鐘左右,每周2-3次即可。

【延伸閱讀】

牙痛、下巴痠麻,顳顎關節障礙作祟 醫師有解「針」厲害!

惱人泌尿道感染 國外首推「它」成黃金防護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1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這幾個心臟健康的關鍵數字你應該知道!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心臟科醫師Michael Blaha表示,下列關鍵指標可以簡單幫助你了解心臟的健康,而且這些數字會隨日常不斷變化,你的醫師不只希望知道你的血壓是高或低,更要知道確切數字。1每天走幾步Blaha表示,大量的運動有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凌芸斐/台北報導】現在的學童不論學習或玩遊戲,生活中很依賴手機、平板,以往寒暑假過後容易出現學童近視度數飆升較快,但這段期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了避免群聚,不少家長假日減少外出行程,選擇宅在家裡,學童接觸3C產品的時間拉長,一不小心也可能讓近視度數失控。 近視的發生是因眼軸變形、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新冠肺炎雖然趨緩,但全球疫情依舊嚴峻,民眾擔心到醫院被感染,讓居家治療成了選項之一,無論在家洗腎、化療、打靜脈營養輸液等,都能避免久待醫院又不中斷治療,成了防疫下的新趨勢。根據健保署統計,今年1、2月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較去年同期增加了近萬名需求者。居家化療接受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過敏性鼻炎是兒童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根據調查,台灣每三位兒童當中就有一人患有過敏性鼻炎。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楊曜旭醫師表示,小朋友常因為過敏而忍不住打噴嚏、流鼻水,衛生紙一用就是好幾包,嚴重時連鼻噴劑也擋不住,上課無法專心,也影響學習能力!所幸近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