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時常忘東忘西是失智了? 別緊張!有問題快到「這科」做檢查

時常忘東忘西是失智了? 別緊張!有問題快到「這科」做檢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醫學進步人類可以利用再生醫學和精確醫療來達到長壽的目標時,每個人最重要的最是好好保健大腦!安南醫院蘇冠賓副院長強調,壓力相關的憂鬱、焦慮、記憶、情緒等心理疾患,都是大腦健康的警訊,特別是未接受妥善治療的憂鬱症,就是失智症最重要的危險因素。

記憶衰退不一定是失智症 需經專業醫師診斷

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林義濱醫師表示,失智症患者通常會有記憶障礙,不過忘記某些事或某些人不一定代表就是罹患失智症;另外,失智症患者記憶障礙之嚴重度和廣度也較高,常見容易健忘、不斷重複地問問題,這與一般老化的記憶衰退還是有明顯差別,因此「記憶衰退」並非是失智症唯一症狀,還包含其他症狀如空間認知、理解力、語言能力衰弱等現象,必須經由專業醫師一系列嚴謹測試及檢查後才能斷定是否罹患失智症。

失智症早期症狀和老化類似 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診斷新利器

林義濱醫師說明,失智症早期症狀和老化類似,故易和重度憂鬱等疾病混淆,加上病情進展時程長達數十年,患者症狀可能單一或同時出現,讓失智症診斷相當不易。因此,精準診斷和及早確診非常重要,目前「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正是診斷失智症之最佳利器。

林義濱醫師強調,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在疾病初期便能幫助醫師排除或確診阿茲海默症,防止在病患病情快速惡化前給予最適當之藥物治療,不只可延緩患者認知功能下降速度,也能減輕照護者家屬心力與經濟負擔及社會整體照護成本,讓病患及家屬有更好之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胸悶、進食困難 針灸解救「食道弛緩不能症」

HIFEM科技幫你訓練骨盆底肌 超極限凱格爾運動

糖尿病注意共病危機 靠長效型類固醇恢復好眼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3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台灣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是糖尿病患,敲響糖友們的防疫警鐘。醫師說,糖尿病患者比常人染上新冠肺炎死亡率高8倍左右,因為血糖高低對免疫力大有影響。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醫師指出,糖尿病病人如果血糖持續超過200 mg/dL一段時間,身體的免疫力就會下降,白血球和巨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08年的某天,一名9歲的小女孩梅根用她最喜愛的紫色勇敢向世界發聲,期望大眾能重新認識她所罹患的疾病–「癲癇」。其後,世界各國紛紛響應,正式訂定每年3月26日為紫色癲癇日,紫色也成為癲癇專屬的顏色。今年台灣癲癇醫學會與社團法人台灣癲癇之友協會也特別發起「就要這樣『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新冠肺炎全球延燒,許多國家紛紛採取封城手段,而台灣會走向封城嗎?臺大醫院小兒部醫師李秉穎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封城雖是防疫手段,但對民眾生活、經濟影響過大,表示採「重點式防疫」管制密閉群聚空間,而戶外日間運動則不用禁止,不用不分青紅皂白都禁止,認為台灣不需要進行嚴格的封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長照機構照護人員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引發入住民眾嚴重生命威脅,今(2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要求,不論醫療院所與長照機構人員,一旦發燒或有上呼吸道症狀就要採檢暫停職務,確認陰性與症狀減退才能反職。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組長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