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晚期胃癌時隔10年終現曙光 中年男積極治療重拾快樂人生

晚期胃癌時隔10年終現曙光 中年男積極治療重拾快樂人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57歲的許先生兩年多前開始感到胃部不適,一再隱忍後變嚴重才就醫做胃鏡與切片檢查,確診為胃腺癌0期。為杜絕後患,醫師建議開刀治療,但對於手術的不安與恐懼及認為才0期的僥倖心理,讓他遲遲無法下定決心,拖了一年後症狀急速惡化才趕緊回診,沒想到病情竟在短時間內快速發展,再次檢查時已是晚期胃癌。

所幸許先生在建立正確抗病心態並積極接受妥善治療後,如今已恢復從前活力,還重拾熱愛的羽球,笑說每週至少要打兩次球才夠。許先生除了持續積極抗癌之外,也提醒民眾不要跟他一樣拖延,一旦出現不適就要及時接受治療,如果不幸確診也一定要保持正向,他分享:「人要樂觀,細胞才會活絡,一旦悲觀啊!連細胞都會死氣沈沈。」

晚期胃癌時隔10年終現曙光 中年男積極治療重拾快樂人生

▲病友許先生注重良好生活作息及運動習慣的養成,並且積極接受治療,看起來相當有活力

胃癌症狀易混淆 確診時多已為晚期

由於胃癌症狀多為非特定性,類似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腸胃疾病,除非能儘早進行內視鏡檢查,不然早期發現十分困難。約有4成胃癌患者確診時,癌細胞多已屬無法切除之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癌,無法透過手術完全清除腫瘤,且轉移性胃癌存活期中位數約僅一年。故晚期胃癌治療中,如何延長患者存活期為首要治療目標,其中,全身性化學藥物治療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過去晚期胃癌的全身性治療選擇不多,即使標靶藥物出現,但實際上可使用標靶藥物的患者比例只有約6%,大多仍僅能依靠化療。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學講座教授暨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立宗教授帶來好消息:「以免疫療法為例,日前也核准用於HER2陰性晚期胃癌治療,此治療選擇突破存活期不到一年的困境,讓晚期胃癌治療陣容多了一位精兵。」

確診晚期胃癌勿灰心 新型治療方式帶來希望

近年來,免疫療法成為癌症治療新趨勢,相較於過去傳統治療方式多為直接攻擊癌細胞,免疫療法是經由喚醒自身免疫系統加以攻擊或消滅癌細胞,因此較不易產生抗藥性,正被廣泛使用在許多癌症治療。

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免疫治療中心陳明晃主任表示,現在免疫藥物亦能在第一線與傳統化療藥物合併使用,有望使更多患者受惠。且經最新臨床研究證實,可達到較佳的治療效果,陳明晃主任進一步說明:「台灣癌登資料顯示,轉移性胃癌患者單用化療整體存活期為7個月、單採手術切除整體存活期為3.9個月,而免疫合併化療突破過往存活期不滿一年的困境,讓晚期胃癌治療困境出現一道曙光,且研究結果顯示,有6成患者腫瘤明顯縮小,相較於傳統化療,有較良好的長期疾病控制,讓患者能夠擁有較佳的生活品質,建議患者盡早與醫師討論免疫治療的可行性。」

提高警覺 預防胃癌從日常生活開始

目前晚期胃癌的治療整體預後,仍然因未能及時確診導致相較其他癌症更為不佳,因此,如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當前面臨的課題。陳立宗教授呼籲,胃癌好發族群大多為60歲以上之長者,但近年臨床觀察,30至40歲的患者也屢見不鮮。

且即使近年在飲食衛生條件的提升,及幽門螺旋桿菌廓清治療的廣泛使用下,胃癌發生人數也未持續減少,故民眾平時仍應多注意健康飲食攝取,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煙燻、醃漬食物。若持續出現腸胃不適症狀,如:胃脹痛、消化不良、食慾差、甚至消瘦等,盡快就醫檢查,不可輕忽當作只是一般腸胃不適,積極且正確地治療為對抗癌症之不二法門。


【延伸閱讀】

新一代抽脂技術不僅讓脂肪變黃金 更添一亮點

篩檢早期乳癌降低風險 「乳房影像診斷」功不可沒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6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5位乳癌病友穿上高中制服,帶領190位乳癌病友及家屬,大跳電影《我的少女時代》插曲〈我們青春〉。罹患乳癌第4期、抗癌資歷11年的Apple說,最想做的事就是把青春、叛逆再次找回來,同時也告訴自己,每天結束前都要揮別癌症,要把每天當作是全新的開始。 台灣癌症基金會每年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據統計,國內逾8成青少年有近視問題,其中高度近視者、近視600度以上者,有近2成之多,比例高居世界第一。醫師提醒,高度近視容易罹患白內障、黃斑部病變,嚴重甚至會失明,建議善用20法則,每當用眼20分鐘、看20英尺窗外(約6公尺)、每次20秒,就能預防近視。 今年10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手機裡滿滿都是可愛女兒的照片,藝人沈玉琳曾是25年的老菸槍,能成功戒煙,女兒的功不可沒。根據統計,單靠意志力戒菸的成功率通常不到百分之五,以沈玉琳為例,他多次下定決心戒菸,總是好不容易撐了一下,卻反而抽更多,最後還是找專業醫療協助才成功戒菸。台灣家庭醫學會副理事長王三郎...

閱讀詳情 »

1、學會放手 這個年齡已經不允許你不成熟,當你無力把握命運中的某種愛,某種緣,某種現實,學會放手。給自己身心一個全新的開始,只要信心在,勇氣就在;努力在,成功就在。   2、儲蓄友誼 真摯的友誼是人生最溫暖的一件外套。它是靠你的人品和性情打造的,在這個年齡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它,用心去儲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